兴宾区位于桂中旱片中心地带,粮食生产不占天时地利,该区靠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推广新品种新科技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法宝”,使得粮食生产稳扎稳进,不但农民人均有粮年年有余,而且还成为当地驻军重要的军粮供应地。仅2007年,该区粮食种植面积就达120万亩,总产量达到36.29万吨。
兴宾区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区),该区始终把稳定粮食安全生产放在百业发展之首。在确保水稻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利用高边田地种植玉米等旱粮作物的同时,认真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粮食综合直补、水稻良种推广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去年,该区发放各项粮食补贴共计2994万元,涉农16.03万户,该区财政部门按照程序把补贴金额“一户不漏”直接打到粮农的存折上,每亩水稻补贴资金达到36元。
为确保粮食高产丰收,兴宾区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和应用新技术。该区23个乡镇、街道办均建立有两个1000亩以上的常年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样板区,把专家的产量变成了农民的产量,把示范田的产量变成了普通田的产量。目前该区共推广高产耐旱的桂优系列优质稻、超级稻,以及美国“迪卡007”玉米等品种的种植比重达到了45.5%。同时普遍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抛秧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技术,以及机械耕作、收割和脱粒。去年,该区水稻、玉米等亩产量普遍达到了450公斤以上。
与此同时,该区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均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冬今春以来,该区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497.43万元,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为了使粮食生产常年“风调雨顺”,在每年的春、秋等干旱期间,政府都有计划地实施人工降雨和安排专项资金下拨给农民进行抽水灌溉。该区还组织成立80个农田用水者协会,倡导科学节约用水。目前,兴宾区水利设施常年灌溉能力达到了40万亩以上。
兴宾区“三招并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热情。今年以来,该区已完成27万亩旱粮食作物种植,早稻浸种育秧65万公斤并陆续移田抛秧。全城区预计到5月中旬可全面完成上半年种植38万亩早稻任务,为该区全年实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21万亩、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36.6万吨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观看环江毛南家园展板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为与会人员认真聆听记录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