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 奏响创业主旋律
日前,在兴业县石南镇苏阳村农民创建的香芋种植基地里,农民们正忙着对幼苗进行精心管护;在回乡青年创办的服装厂里机声隆隆,缝、剪、熨、装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这是兴业县把全民创业潜能挖掘和释放出来,掀起全民创业加快崛起热潮的几个镜头。
该县认真分析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激活人这一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入手,积极开展“领导讲、群众评、大讨论、大调研、大发展”活动。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纷纷深入到自己分工联系的部门单位或挂点村进行专题讲学,听民声,访民意,与干部群众一起定目标、谋思路、议发展,激发全民创业创新创优的热情。同时,该县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科技特派员”等有效载体,注重对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组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驻村帮扶,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帮助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
全力 谱就爱民惠民曲
4月初,兴业县大平山镇的机关干部把0.8万公斤大米送到300多户五保老人手中,使他们春荒心不慌;石南镇投入50万元,组织3000多村民进行兴修水利,解决50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这是兴业县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和提高效能及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缩影。
3月以来,该县把抓落实作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突破口,明确了每名县级领导包联一个乡镇、包联一个村、包抓一个重点项目、联系一户重点企业。同时,各级领导带头深入开展“四走进”和“百姓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着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今年,该县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80元,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计划建设廉租房面积2000平方米,改造贫困残疾人危房130户,切实解决城镇低保和贫困残疾家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通村硬化路9条共41.2公里,新开通9个行政村班线,实现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0%,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全面 推进品牌引领路
在大讨论活动中,该县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第一竞争点和首要职责来抓,积极开展“百镇千村万户”平安创建活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平安兴业和服务兴业,营造集聚“产业磁场”,打造优良的环境品牌。
该县以品牌企业和产业引路,促进工业经济从“点状”向“板块”聚集,走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该县以园区为抓手,利用海螺品牌水泥企业,培育发展与水泥相关的配套企业,做强做优水泥产业集群;依托鑫兆兴电子有限公司,以商招商,吸纳一批台商电子企业进园入区,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温氏、春茂、美凰等12家龙头企业实现饲料生产、养殖和产品销售、加工一条龙,做大做强养殖产业集群;借助中石油兴业油库竣工运营,筹划上天然气库和聚乙烯、塑料加工等项目,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同时,该县加强引导和整合,拉动特色产业向集群发展,利用小平山木器和石南凤山刀构建木器加工和五金刀具产业集群;以雅桥糖厂为龙头,构建糖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优质木薯种植,构建酒精淀粉产业集群;以北市萤石矿、大平山和城隍镇锰矿为龙头,引进矿石深加工企业,形成矿产业集群。此外,该县还以光明机械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玉柴配套工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桂林新型工业化发展正能量
“通过再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进一步提升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实现我市新型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5月26日上午,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何兵告诉记者,在活动中,市工信委以“三严三实”要求、焦裕禄精神、吴天来先进事迹“三把尺子”为标杆,认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