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23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陆波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曾经是工作压力的劳务输出逐渐成为马山县农民增收的亮点。该县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县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四分之一来自劳务收入。

    劳务输出曾一度成为马山县经济社会工作的一大压力。这个县有农业人口46.4万人,人均耕地0.68亩。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富余劳动力比较多,就业压力大。

    马山县历来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者超过10万人。把劳务输出压力变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一直是发展马山县域经济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该县通过做好技能培训,增强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举办专场招聘会,带动务工人员集中就业;鼓励返乡创业,促进就业稳定率;抓维权,做好后续服务等措施,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稳定率,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几年前,这个县8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现在,“百万农民就业培训”工程为这里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针织制衣、中式烹调、建筑、油漆、造纸等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劳务市场上深受欢迎,一到企业就能很快上岗,拿到满意的工资。

    马山县还积极引进针织制衣、电子装配、玩具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找到适合的岗位,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地方经济。该县乔利乡黄家发返乡创业创办的玩具厂,和政府部门共同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厂内对农民工培训,经考核合格留厂上班。该厂还为进厂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马山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带,其次是遍布海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区内则以南宁、北海、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为主,主要从事建筑安装、推销、运输、制造等行业。2007年,该县劳务收入达3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劳务收入。(记者 陆波岸)

--------------------------------------------------------------------------------

    点 睛

    把“打工经济”当战略举措来抓

    马山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把“打工经济”当做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实施“南下”“北上”“东进”战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新格局。

    马山县健全劳务输出组织体系,促进劳务输出向技能化、组织化、规模化转变。成立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建立了免费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新体系;各级职能部门积极推介劳务品牌,捕捉劳务信息,与东莞等城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同时,做好外出农民工的维权工作,解决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展以“情系外出民工、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留守老人”三大内容为主题的“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马山县县长 李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