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3月,凤山县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投资5000多万元,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扶贫培训三大项目,对林兰、猛干、兰包、寅亭、巴标五个瑶族特困村实施综合治理大会战,使“五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产业形成规模、劳动者素质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提高。

    综合治理大会战项目涉及水、电、路、房等12大类,内容包括八方面:改变村屯交通闭塞状况,投资949万元新建屯级路40条94公里,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160.2万元新建家庭水柜843个、人饮工程4处,解决群众和学校师生及畜禽饮水问题;实施茅草房和危房改建工程,投资1430.68万元改造茅草房和危房406户、易地搬迁206户1010人,解决特困群众的住房难问题;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210.8万元新建校舍10栋、购置课桌椅及学生用床1100套,解决特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完善电网、广电设施,投资75.8万元架设输电线路9.8公里、新增和更换变压器8台,投资16.3万元新增广播电视设备276套,解决群众用电难、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和石漠化治理,投资263万元新建沼气池及配套“三改”工程551处,投资604万元实施石漠化治理6720.2公顷,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培植发展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投资506.2万元推广良种种植0.25万亩、种桑养蚕0.46万亩,发展养牛和肉猪改良0.3万头、优质家畜饲养5万羽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五村”可持续发展;开展多种多样的农民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期2030人,促使“五村”50岁以下的劳动力每人都熟悉和掌握2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