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刘湘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继续解放思想、科学推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认真抓紧抓好,促进了春耕生产的顺利开展。

    该县四家班子领导带领全县各级机关干部深入各乡镇实地调研,检查春播、春耕情况。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把抛秧技术要领送到田间地头。入春以来,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和植检人员等组成检查组,开展农资市场检查工作,特别是对假劣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加大检查力度,有效防止了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累计出动车辆30余台次,人员170人/次,检查销售点90个,共查处违法经营销售点3个,立案查处种子违法案件3起,调解处理群众投诉案件4起。

    县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对购置农机实行补贴的政策机遇,引导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春耕春播期间,县农业部门下乡送良种、送技术指导达上千人次。他们还组织农科培训促春耕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解答技术问题,帮助农民落实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技术措施,并结合全区当前开展的百万农民大培训以及“百千万科技增粮”主题示范活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栽培技术、沃土工程技术、农田节水技术、甘蔗“双高”技术、水果抗冻减灾技术、蚕桑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防技术等培训。做到“四个一”服务:即每户一人接受培训,发放一份技术资料,提供一次技术咨询,确定一名技术人员为联系人。县里共设立18个农业生产示范片,其中水稻示范片13个,甘蔗示范片4个,蔬菜示范片1个。入春以来,县农业局出资金、出人力、出技术,共筹集6.5万元资金,在石门村冲迈屯帮助群众修建93个蚕粪池,在石门村田心屯建立“稻——灯——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深受群众的好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