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龙涛 张耀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融水资源丰富,不应该穷!穷则思变,变则通达!”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融水苗族自治县进一步明确通过挖掘资源工业潜力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取得了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融水素有“杉木王国”、“毛竹之乡”、“稀有金属之乡”等称号,经济总量却长期落后于一些兄弟县份。究其原因,就是资源工业过于粗放和分散,规模太小,集约化程度太低,更深层次的主观原因就是一些干部继续解放思想的动力不足,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针对现状,融水明确提出了“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竹木、水电等资源工业产业。一方面,落实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促进项目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推进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引进担保机构,成立融水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建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实行领导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努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实际问题。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该县各门类资源工业一季度产值大幅增长,其中木材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电力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糖业分别增长455.0%、79.7%、63.3%,、30.3%、增长15.5%。

    做大做强资源工业,是融水力争不拖柳州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后腿”的重大决择。3月中旬,融水就接连启动了华南地区竹木加工集散中心——康田竹木工业园区建设,以及贝江水泥厂年产15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鑫禾锌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次氧化锌综合回收生产线技改等项目,3个项目概算总投资将近6亿元,其中计划培育一两家园区企业上市融资的康田竹木工业园区概算投资总额创下了融水单个工业项目投资额的历史纪录。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与时俱进。1至3月,融水拒绝了总投资高达3亿元,但工艺落后、排污设计超标的4个资源工业项目的落地;对矿产领域非法盗采、以采代探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春节刚过,就着手了手续不齐全的小型水电站的清理整顿。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没有降低融水工业资源吸引投资的魅力,第一季度全县新引进工业投资8个,项目计划投资1.93亿元、去年的3.84倍。

    快马加鞭、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的资源工业发展路径,使融水县域经济在第一季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初步统计,1至3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5亿元、同比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49.75%,其中工业增加值2.31亿元、同比增长19.6%;财政收入4562万元、同比增长29.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30元,同比增长15.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20%。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