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8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 陈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钦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磊

    近几年,虽然县乡党政人才队伍总体结构较好,但年轻后备人才奇缺,面临“断层”、“老龄化”、“无人可选用,无人可培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务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没有形成,公务员“出口”不畅通,形成满编进不了人;二是人往高处走的传统思想影响,加上城乡工资福利的差异,造成人心思城心切,愿意到基层工作的人少;三是鼓励年轻干部到乡镇工作锻炼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四是少数年轻干部不思进取,素质低,能力差,起不到年轻干部生力军的作用,造成“有人无才”的现象。针对当前县乡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县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为北部湾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一极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畅通公务员“出口”。当前制约年轻干部来源的最主要瓶颈是各单位满编甚至超编问题比较严重,没有空间容纳年轻干部。因此,必须扩大公务员的“出口”:一是逐步建立公务员队伍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每年或每两年都拿出10%至15%公务员编制出来实现竞争上岗,对竞争不上公务员岗位的公务员按事业干部进行安置,这样既有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建设廉洁、高效、精干的公务员队伍;二是适当动员符合《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提前退休的公务员,腾出空间招录新的公务员。

    建立起党政人才的蓄水池。一要推进聘请公务员制度,解决紧缺人才的需要,对一些单位和乡镇,编制已满,但又缺少一些比较专业的人才,可以经过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通过一定的考试和竞争程序,聘请一些当前比较紧缺的人才为聘请公务员,以后再通过“凡进必考”的程序,招录为公务员。二要能过招录大学生“村官”,或利用事业编制招聘一批年轻干部,建立起后备干部的蓄水池,公务员职位出现空缺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招录。

    加大对乡镇优秀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在艰苦的环境下,在计划生育、处理农村矛盾、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加大选拔任用乡镇领导干部力度,把乡镇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源头,既是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也反应了乡镇干部的呼声,也是倡导“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对干部队伍建设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乡镇公务员进行政策的倾斜。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在非领导配备上,应参照县区直单位的标准,可按不超过乡镇班子职数的50%配备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解决一些工作积极的业务骨干的政治级别问题,有利于提高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适当提高生活待遇。实现城乡同等待遇,并对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可以高套一至两级工资,但调离乡镇后不再享受;三是尽可能帮助乡镇公务员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感情留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