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5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黄福兴 通讯员 林雄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钦南区通过“选苗、培训、压担”三个步骤,积极抓好村级后备队伍建设,为村“两委”换届提供充足的优秀后备人才。近年来,全区共确定1281名农村致富能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185名农村致富能手入党,1326名党员致富能手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

    选苗。该区以村为单位,进行认真调查,摸清非党员致富能手的情况。每村按照村规模大小和经济发展状况,推荐5-15名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由镇、村两级党组织培养吸收入党。在此基础上,每村按照3—4名的比例,选择党性观念强、思维活跃、掌握了实用技术并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的党员致富能手,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近年来,钦南区从农村能人队伍和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076人。

    培训。该区制订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多形式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素质。首先,利用区镇村党校作为主阵地,强化后备干部政治理论。近年来,全区共举行培训班达243期,培训村级后备干部3260人次。其次,利用区镇村科技推广网络,成立由28名区直涉农部门科技人员和200多名镇、村科技人员、种养能手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团,定期到各村开展科技宣讲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全区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18期,培训村级后备干部2693人次,90%以上村级后备干部都掌握了2门以上的致富技术。

    压担。各村党支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对后备干部实行专人培养,有意识地给培养对象交任务,压担子,适当安排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村民小组长、村理财小组长、监督小组长等岗位锻炼,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各村支部充分利用“党群致富联合体”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锻炼,要求村级后备干部积极帮扶和带动有致富愿望但又缺资金、少技术的群众一起经营种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项目。近年来,村级后备干部主动为弱势群众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带头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致富的领头雁。目前,村级后备干部带领群众发展项目365个,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21000人次,带动了2万多名农民致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