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5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 田艳 卢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伴随着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春风,四月的马山,草木葱翠,春意盎然。

解放思想就是要更加关注民生

    马山县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服务,以“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为载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调研,县四家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访民情,察民意,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一场服务群众、访贫问苦、调查研究热潮在全县迅速兴起。

    4月7日上午,民族村龙河屯困难老党员蓝炳儒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就是县委书记张光廷。

    “老党员,我们来看您了,您的脚伤好点了吗?”一进屋,张光廷就关切地询问起蓝炳儒的伤势。去年一场意外车祸,蓝炳儒左小腿粉碎性骨折,至今行动不便。

    “您老要好好养伤,家里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就和我们说。”张光廷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关心地询问老人一家的情况。当得知蓝炳儒的妻子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两个儿子又在外务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时,张光廷叮嘱村干要尽己所能帮老人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困难。

    当看着老党员一家挤在一间破旧低矮、面临倒塌危险的瓦房时,张光廷当即做出决定,要动员一切力量,帮老党员建新房。

    “回去后,我们按国家政策帮老党员申请残疾人危房改造补助金,然后再发动党员干部筹集资金,今年一定要把新房建起来。”临走前,张光廷还亲自把猪肉、面条等慰问品送到了老人手中。

    离开蓝炳儒家后,张光廷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留守老人蓝胜龙家中慰问。蓝胜龙夫妇俩年老多病,儿子在广东打工,已连续两年没有回家了。

    “村里党员干部经常来看我们,给我们送衣物,陪我们聊天解闷。”蓝胜龙的妻子黄桂星告诉张光廷,平时家里有事,只要打个电话,党员陆健就会立即赶来帮忙。去年11月份,陆健还帮他们办理了低保,现在他们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马山外出农民工多,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帮助留守家庭解决困难,是我们这次调研的重点。”张光廷说,通过开展调研,他们查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开展得不均衡,还有些困难家庭没有得到帮扶。二是服务群众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们将通过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深入持久地把‘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开展下去。”张光廷表示,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群众利益格局和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在更高的平台上来谋划和实施,通过党组织引导,整合各种有效的资源,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党政部门、党员群众和爱心人士的作用,为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关注民生就应该倾听民声

    马山县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了。与会代表就如何改善马山的投资环境,如何更好地为外出农民工服务,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帮助留守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畅所欲言,每一个建议都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各级各部门开展调研的重点。

    这边座谈会有序进行,那边记者正驱车赶往乔利乡,当采访车穿越盘曲的山路来到乔利乡政府时,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乡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新农办还没下班,正在帮农户办理报销手续。

    “没想到才花了10分钟就领到了医疗报销费。”赶了十几公里山路的韦奇芳老人告诉记者,他是来帮在外读书的孙侄子办理新农合报销手续的,原以为会很麻烦,要先把审查材料放在这,过几天再跑一趟才能办好,但当天工作人员高效热忱的服务让他很满意。

    送走了韦奇芳,工作人员蓝智辉本该下班了,然而他却带着1000多元来到了留守老人何秀兰的家里。

    “大妈在这里签上字,这些是您的报销款,把钱收好了。”原来这是新农办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提供的上门服务。

    “有时候我们多跑跑,多加点班就能为群众多提供点便利,少走点冤枉路。”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蓝智辉和他的同事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午休时间、周末和圩日轮流值班为群众办理业务,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次走访,一个座谈,一点变通,马山县真正把关注民生、服务百姓落到了实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