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的“仫佬族网”正式开通。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绝大多数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占全县总人口31%左右。仫佬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仫佬人兼通汉语和壮语。仫佬族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仫佬族网”将从不同角度展示仫佬族的风土人情和灿烂文化,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仫佬山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建设“仫佬族网”,有利于提高仫佬民族的知名度,对外展示仫佬民族的新形象,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多人了解仫佬族,关注仫佬族。
“仫佬族网”开设有民族概况、民族时讯、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族特产、民族旅游等9个栏目,其网站域名为http://www.mulaozu.com。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四把镇大梧屯:仫佬族世居村落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有个名叫大梧屯的村庄,这里世代居住着“清一色”的仫佬族居民,全屯都是吴姓人家。该屯拥有360户共1300多人,是仫佬族居民聚居的大村落之一。自从该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后,村屯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还呈现出浓厚的文化生活新风。 【详细】
罗城仫佬族竹编技艺遭遇传承“囧境”
近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腾村川山屯仫佬族竹编工艺馆,女游客在参观精巧的竹编工艺品。“现在的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村上已找不到想学竹编的人了。”该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川山屯的屯长覃保明道出当前竹编技艺传承中面临的囧境 【详细】
覃宝宏:仫佬族最后一位“竹编龙”技艺传人
“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上已找不到想学竹编的人。” 3月16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腾村川山屯,屯小组长覃保明对笔者讲述着当前竹编技艺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详细】
谢秀荣:仫佬族“绣娘”的幸福生活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是有名的仫佬族刺绣之乡,全屯家家户户的妇女都精通刺绣。其中,有一位仫佬族刺绣传承人,也是众多仫佬族刺绣能工巧匠中的代表——谢秀荣。 【详细】
仫佬族“土布”制作工艺濒临失传
“今天就我一个人来晒了!”12月22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地洲屯田间,70岁的周氏阿婆正忙着晒刚染上色的土布。蓝、黑布条在冬阳的照耀下冒起一缕青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却让人觉得心情沉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