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东安 农启曼 潘高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小马长得不错,等县技术员评定后付70%市场价,同时还可以继续享受补贴。”3月27日,德保县巴头乡荣屯村村民李世蛮养了两匹德保矮马,去年新增了一匹小母马。乡畜牧兽医站站长黄振安说,他家是按“国有民养”模式养矮马,政府将种马登记后交群众代养,每月有补贴,产仔后经评定按市场价70%回购,按市场价2000多元算,可以得1400多元。目前,德保矮马数量已达1000多匹,其中“国有民养”的有285匹,其体高最高不超过106厘米,最矮的只有65厘米。

    德保矮马属于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的稳定遗传型品种,体高在106厘米以下,是西汉“果下马”后代。作为世界上两大矮马源流之一,因体格矮小、体形匀称、四肢有力、耐性和适应性好而与英国的谢特兰矮马相媲美,具有极强的科研价值和市场开发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畅通,农民对饲养矮马逐渐失去了兴趣,德保矮马数量因此越来越少。2000年以后,德保矮马主要分布马隘、巴头、东凌、敬德等乡镇,总匹数800多匹,德保矮马被国家农业部列为78个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之一。2001年,德保县启动《百色马(德保矮马)保种选育》项目。

    既要增加矮马数量,又要使群众养马致富。德保县渔牧兽医局副局长黄乃歌说,2002年,德保县成立矮马发展协会,以“国有民养”的模式在水草丰茂的那布村建立矮马保种基地,让农户代养。为了让群众掌握养马技术,德保县矮马发展协会每月组织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辅导,并对马匹定期检查,与代养户签订协议,明确责任、权利和利益分配,消除了代养户的后顾之忧。

    “一匹3岁矮马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价高时达到3000元,每月都有人来打听买矮马。”巴头乡党委书记农开宽告诉记者,巴头乡石山多,群众养马主要为生产,随着矮马价格上升,也有外地老板来洽谈大规模饲养。

    有了技术支撑,2002年,德保县调配150多匹矮马让燕峒乡那布村群众代养。那布村民委主任李成栋说,2006年,家里能盖楼房主要靠养矮马。目前,那布村矮马数量已发展到500多匹,按市场价目3000元计,产值150多万元。近几年来,那布村矮马基地已有150多匹矮马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德国等国家。该县又在那甲、城关、马隘、敬德、古寿等5个乡(镇)推广“国有民养”建立保种基地,那甲乡还培育成了身高只有65厘米的矮马。

    德保矮马还吸引许多游客。那布村距县城仅7公里,周边又有风景区吉星岩和小西湖,骑矮马赏美景特别令都市来的游客着迷。李成栋说,经常有南宁以及广东、湖南游人来,骑矮马照相,是必不可少的。群众因此也多了一条增收途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