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建民 蒋 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针对冰冻雪灾对农村造成的严重影响,恭城瑶族自治县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部门联村,解难题。该县派出102个县直部门住村包点,以解决群众增收难、行路难、供电难、饮水难、办学难“四难”问题。通过部门联村,全县发放临时救济金、城乡低保金、定补定救金等300多万元,投入抢修资金1000多万元(含物资折款)。目前全县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已恢复正常,群众生活稳定。

  专家进村,解民忧。该县从县直和乡镇涉农部门抽调100多名农技人员组成科技特派员住村助农队伍,深入受灾村屯和农户中重点开展灾后果树、林木的生产管护、避灾抗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改种补种、新品种、新技术及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20期,发放技术资料15.2万份,培训党员群众8000多人次,使党员群众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党员联户,帮民富。该县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党员干部与受灾户或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认真落实“四到户”制度,即增收目标定到户,致富信息传到户,科技资料送到户,农村政策讲到户,确保联户活动落到实处,群众得到实惠。目前该县共结成帮扶对子1500多对,落实帮扶资金80万多元,帮助联系户引进水果新品种30多个,全县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2000多亩,毛竹6000多亩,月柿8000多亩,建立56个肉猪养殖示范点,为大灾之年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