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26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陆波岸 通讯员黄丽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万群众告别用水难,41万农民不再“看病难”……马山县以为民办实事为主线,注重解决好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取得较好成效。

8万群众告别“用水难”

    2月20日,对于县城居民及周边的8万多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总投资3500多万元的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竣工通水了。

    该工程的建成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马山县县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供水紧张问题,县城居民及周边的8万多群众从此告别用水难历史。

    近年来,随着马山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县城供水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进入“枯水期”,供水水源严重不足,停水限水现象时有发生,给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为彻底解决用水难问题,马山县委、县政府多方努力,争取到了白山镇给水系统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是经市发改委立项、区发改委审定上报、国家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建设的大型工程,是马山县实施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工程于2006年4月开工建设,以距离县城17公里的六朝水库为取水源。六朝水库总库容11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90万立方米,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项目在水库附近建设净水厂一座,再从净水厂至县城铺设安装输水管道,与县城管网相连,利用净水厂区与县城落差的有利条件,采用重力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为2万吨,可满足县城居民及沿线周边群众8万多人用水需求,为马山县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1万农民摆脱“看病难”

    今年初,马山县委、县政府将“新农合”纳入“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紧抓好,采取强有力措施,让41万农民搭上了“健康快车”。

    马山县积极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项关心群众疾苦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快速稳步健康发展。全县农村参合户数81569户,2008年全县农民参合人数413815人,参合率达85.53%。

    在新农合工作中,马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突出重点、激发群众的参加热情,促进农民主动参与新农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保障能力。同时,加强能力建设,简化报销手续。在办理病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手续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准确、及时、高效,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为了方便参合城乡居民报销,提高报销的及时性与正确性,对住院报销手续进一步简化,在县内住院的农民不需要办理转院手续,随意选择就医单位,需要到市、区级医院住院治疗只要到乡镇新农合经办点办理转院手续就可以报销。此外,县委、县政府在合作医疗工作的各个关键时期,组织县督查组深入乡(镇)开展督查工作。

    这些强有力措施确保马山县新农合工作取得了实效,有效解决了农民“小病不治大病拖”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至2月底,全县医疗基金报销人数达到11352人,报销金额270万元。参合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和谐大社会的温暖。

困难群众倍感温暖

    今年春节期间,马山县各级党组织以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义工服务队”“爱心小分队”“党员先锋岗”的作用,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防冻救灾工作中,深入受灾一线,进村入屯开展调查工作,开展防冻救灾慰问活动。

    全县共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213队1724人服务农民工家庭671户;组建爱心小分队195队1383人服务生活困难群众814户,落实帮扶资金810000元,慰问困难群众4007户数。该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单位机关干部、党员、社会志愿者还与留守人员结对子,深入白山、百龙滩、里当、古寨、加方等乡镇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

    该县还就春节期间未返乡过节的外出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及受灾情况进行排查、造册、登记,建立2008年春节期间未返乡过节外出农民工家庭留守人员活动情况台账,做到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人。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动员社会捐款捐物,深入到未返乡过节的外出农民工家中开展慰问活动,帮助其家庭留守人员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住所,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基础设施将获改善

    马山县有关领导表示,随着马山县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和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的实施,马山县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将得到改善,从而有效缓解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马山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播电视、水利、人饮、电信、供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将极大地改善马山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就医难、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等“老大难”问题。(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黄丽君)

--------------------------------------------------------------------------------

    点 睛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马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把健全完善就业帮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众服务体系、安全防范体系作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抓手,常抓不懈,狠抓落实。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供水、教育、医疗、就业、农民工权益、住房、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后,马山县对解决民生问题将进行新的全面部署,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努力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进展。(马山县县长 李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