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24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黄启武 李荔玲 韦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14日,武宣县委中心组召开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理论学习会,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重要讲话和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新春寄语精神。该县四家班子领导表示:今年要以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抓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的同时,做到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改变,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武宣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武宣县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该县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实现了开门红。

    1月10 日,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与武宣举行项目签定仪式,投资13亿元的水泥生产项目正式落户该县,创下了武宣招商引资工作投资金额的最高记录。项目的签定将会给该县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基础。

    据了解,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县通过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发展道路,全面落实"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战略方针,提高全县上下对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积极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环境,让外地客商了解和增强投资商在武宣投资落户的信心。与此同时,该县还专门成立重大项目服务小组,加强跟踪服务,切实做到解放思想,舞活工业龙头企业。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上旬,己落户武宣县及有意向投资的新项目达11个,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另外,50万吨白云石加工项目顺利点火成功,其它10多个续建的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也在顺利推进。其中己有华润集团两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印尼150万吨铁锰干法选矿、8万吨硅锰合金、5000吨氧化镁系列产品暨30万吨超细白云石深加工、50万吨白云石深加工等多个项目已相继落户,签约项目投资己超过15亿元,是该县历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最好开局。

    该县决定,今年为招商引资服务年,实行每个项目都要有一个服务团队,保证每天有人与项目建设为主联系、沟通,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保姆式"服务。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全县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新理念,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制糖、矿产品采选加工、木制品加工、建材、制衣水洗、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重点,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全力以赴争取上新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今后武宣经济实现新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确保灾后农业生产增产丰收,该县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市里的重要部署,一手抓灾后恢复,一手抓春耕生产,围绕目标任务,确保抗灾工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并分片包干到乡镇村屯。甘蔗是武宣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连日来,县委书记彭进瑜、县长韦文晋率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各自联系点,向蔗农询问受灾甘蔗的砍运情况,扩种所需的蔗种、物资准备情况等,协调解决群众恢复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今,随处可见党员干部与农民一起忙碌、劳作的身影。全县上下一心,形成了抢季节闹春耕的良好氛围,誓把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千名党员干部对应组成包村工作组,每个包村工作组负责一个行政村,与当地群众开展"结对子、一对一"备耕活动,深入了解灾情、民情,组织和指导群众备春耕,当群众遇到困难能及时解决。各工作组在进村入户过程中,积极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当好农民的参谋,帮助群众组织种养专业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新品种引进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收。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派出党员干部组织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9万多人次;帮助群众抢砍运受灾甘蔗进厂50多万吨;采取盖膜、薰烟等方法开展林果防灾救灾3500多亩,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三里镇慕古村民黎象忠高兴地说:"虽然遭受冰冻灾害,但在政府和党员干部的大力帮助下,我种植的近3亩地甘蔗全部顺利砍运进厂,减少了损失,今年增收的信心也更足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