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8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覃庆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化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做强做大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工作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总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7.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8元;全县居民存款余额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5.2%、22.3%、6.7%、19.4% 、23.3%和24.1%,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5%。

    去年年初,该县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把科技经费、科技项目推广、农村党员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5大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还把协助经济部门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完成科技成果鉴定任务等,纳入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做到政策、措施、责任三到位。在资金方面,除各级各部门争取到的资金外,县财政还投入300多万元,确保工农业生产、项目建设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常运作。该县还先后引进、开发工业新技术9项,引进水稻超级稻、玉米杂交品种等5项;推广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提升、桔秆还田、中低产田地改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项,开发了马玲薯稻草覆盖、水果型玉米等6个主导新品种投放市场。

    以县乡党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家课堂、中心农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三下乡为平台,该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播放影像、发技术资料、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努力让各类务工者掌握相应的实用技能,使全县涌现一大批企业技术岗位能手、农村技术致富能人和农业科技二传手。据统计,该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0多期,其中农村实用技术、企业岗位枝能等培训班250期,培训人数近3.5万人次,接受培训的95%的务工者,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