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5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覃丽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继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后,日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绿化工作再传喜讯:全球第一例利用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履行《京都议定书》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人工造林项目(即碳汇项目)落户该县。

    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把通过植树造林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重要措施。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出资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这些项目产生的实质性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用来实现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目标,这样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叫作“碳汇项目”,这一交易称为“碳贸易”。

    经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对该县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人文资源、民族宗教等方面进行严格考察评估后,日前,由世行生物碳基金投资200万美元的全球首例生物碳人工造林项目正式在该县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公司与农户联营的经营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出资造林,由该县农户营造人工防护林2000公顷,利益分成为:木材和林副产品收入按4:6(即农户占40%,公司占60%),碳汇收入按6:4((即农户占60%,公司占40%),在造林后第三年可进行碳吸收测定和碳汇交易,该项目将使全县6个乡镇14个行政村1793人直接受益,预计30年内项目共带来的收入为1133万美元,受益人口年人均增收32美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