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谢裕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灾后蘑菇要喷洒营养液,将营养素100克兑水150公斤,喷至菇床土壤湿润即可……”3月3日,在全州县绍水镇塘口村,该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蒋云飞正在指导菇农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蒋云飞告诉记者,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县农业局派出了200多名农技员分赴田间地头指导,为的就是进一步推进“稻—灯—鱼—菇”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力保群众灾年不减收。据悉,全县被雪压塌的300万平方米菇棚已全部恢复,小蘑菇在“新被”的温暖下正茁壮成长。

  全州是我区食用菌的生产大县。冰冻雪灾造成该县510万平方米食用菌受灾,300万平方米菇棚被雪压塌,影响出菇1500万公斤。2月14日,农业部领导专程赶赴全州察看了灾情及灾后恢复生产情况,并在桂林召开了恢复农业生产座谈会。会议要求,农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投入到春耕生产中,要深入一线,把技术、资料送到田间地头,打赢抗灾救灾这场硬仗,确保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大灾之年有好的收成,全面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胜利。

  桂林会议之后,自治区、桂林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时拨付80万元资金给全州重灾区和农业示范区,用于灾后恢复生产,尤其是菇棚等生产设施修复的补助。在绍水镇豆家底村,刚修复好菇棚的赵明生夫妇感慨地说:“我家10个菇棚全被压倒了,要不是政府送来农资并派出农技员来指导,我们一年的收成就全完了。县农业局发放的技术资料上,还印有专家的联系电话呢,有需要,我们只要打个电话,专家就赶来了,方便得很!”

  在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和组织农民看专题科技光碟等技术扶助的同时,该县还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农民能够及时、足量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据悉,全县目前已培训种子销售商176人、农药销售商283人,开展“三下乡”进村宣传29场次,并深入农资市场开展拉网式检查,查处标识、标签误导农药和化肥一批,扣押未经审定的种子160公斤,有力地保障了春耕备耕的顺利进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