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 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2日,本是双休日时间,然而,在田东县平马镇游昌村游屯的田间地头,却有500名机关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一起,剥蔗皮、砍蔗种、平整蔗坑、摆放蔗种,施肥,填土,铺地膜……当天就为受灾农户抢种甘蔗近100亩。

  为确保灾后恢复生产实现“不减产、不减收、不致贫”的“三不”目标,田东县采取了“五大”举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大组织。该县以农业技术队伍为骨干,以驻村指导员为核心,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走村入户帮助群众进行大抢修、大抢收、大抢种,并举办技术培训100多场,涉及甘蔗、香蕉、蔬菜、养鱼等种养技术。二、大营销。该县充分发挥香葱协会、香蕉协会、蔬菜协会等一批经纪人的促销作用,解决了一批滞留受冻农产品的后顾之忧。目前,仅祥周镇中平村的香葱每天就外销15至20吨;祥周村的香蕉日运出量近100吨,销售额20多万元。三、大供应。该县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灾后恢复生产所必需的甘蔗种、鱼苗、化肥等各种农用物资数量,并及时组织货源供应。截至3月2日,已备有复合肥、磷肥、尿素等3.8标准万吨,玉米种11万公斤,水稻25万公斤,鱼苗50万尾,竹苗230万株。四、大调整。针对此次冻灾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该县有针对性地对农作物种类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如把一些耐寒比较差的蔗种适宜调整种植耐寒的品种,目前,该县已储备了近20万吨的台优、新台糖16号等5个耐寒品种,新种甘蔗达5万亩。五、大开发。在抗冰冻救灾大调研中,该县体会到,抗自然灾害关键是抓出一批特色的绿色大产业。为此,县里主要通过实施“山上竹海,山下蔗海”工程,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品种甘蔗35万多亩,竹子5万亩。义圩镇还借助农户具有丰富的山茶油种植经验,及时建立了山茶油育苗基地110亩;朔良镇组织发动群众种植杉木800多亩、速生桉700多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