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为全国、全区特困县之一的东兰县,根据近年来农产品竞争的新走势、新特点,不断创新扶贫经济开发思路,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全县又有8500个农村贫困人口摘掉“穷帽”,比上年同期增长8.2%;返贫人数由上年的4786人减少到3230人,低收入人口由上年的79497人减少到75097人,分别降低32.5%和5.56%。
近年来,东兰县委、县政府创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打造四个品牌,写好四篇文章:
打造丝绸产业品牌,写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文章。2006年初,该县采取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的办法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扶贫龙头企业浙江花神丝绸公司到东兰办分公司,带动全县的种桑养蚕业。由于有龙头带动,在短短的两年间,全县桑园面积就迅速发展到2520公顷,参加开发的农户达16786户。2006年,该县被国家商务部列为我国“东桑西移”基地县。去年初以来,东兰生产的缫丝已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生产总值达7000多万元。仅此一项,种桑养蚕农户户均收入1533元。
打造板栗品牌,写好利用山资源文章。东兰香糯型板栗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各地。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该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多元,扶持群众扩大板栗种植及对老板栗进行低产改造,把板栗文章做大做强。仅2001年以来,该县就高起点高质量开发板栗7666公顷,使全县板栗面积由原有的7733公顷猛增到1.5万多公顷,一大批农户通过种板栗走向富裕之路。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东兰县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打造特色禽产品名牌,写好“笼子经济”文章。东兰三乌鸡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县委抓住这一特色“山货”不放,共投入资金40万元,建立东兰三乌鸡原种繁育场,在全县实施百万羽三乌鸡养殖项目,目前该县三乌鸡存笼量已达50多万羽。前不久,经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权威专家实地考察论证,该县被命名为“中国三乌鸡之乡”。目前该县正加大招商力度,致力于特色禽产品的加工增值工作。
打造桂西北中药业生产基地,写好药业富民富县新文章。该县采取政策扶持、利益驱动办法,组织群众,投入中草药材开发,使全县中草药面积从3700公顷发展到8700公顷,并引进国内先进制药技术,开展中草药材深加工,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其中喜树碱、左旋多巴等药品已打进国际市场,广大农民在药材基地建设中大获实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