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耀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采取"保姆式"服务,确保和睦制糖有限公司、闽兴树脂有限公司、贝江水泥厂、金杉木地板厂等8家大型企业全年总产值达到7亿元;投入技改资金5000万元,将贝江水泥厂产能由35万吨扩大到65万吨、年产值提升至1亿元;建设康田竹木工业园区,打造柳州北部乃至华南地区竹木加工集散地……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指引下,今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将再次借助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崛起。

    位于广西北部山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全国成立最早、也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虽然有着丰富的林业、水电、矿产和人力资源,但受交通、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种因素制约,融水的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县经济总量在广西各县区排位中一直处于下游。2007年,该县以"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作为总体发展战略,狠抓重大项目建设,23个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52.1%,成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13亿元、增长25%的重要动力,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市增幅高8.5%,工业总产值增幅比全市高17.3%。

    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融水县委、政府积极寻找融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对自身发展的环境和形势作出一系列判断与决策:2007年融水经济总量增长25%,但比全国平均增速还低5%,融水经济发展不是"过快"更不是"过热";由于居民收入低、购买力差,融水经济增长仍然要以投资拉动为主;在国家防止经济过快增长转为过热增长而严格控制贷款、土地的情况下,把2008年作为融水"重大项目建设年",继续整合资金和土地资源,提高投资运行效率,挖掘工业、农业、城建、交通、水电、林业和矿产等方面重点项目投资的潜力,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通过"自我加压",努力使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2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以上、达到13.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户。

    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大对经济总量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县财政以奖励方式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大型技改项目,2008年全县工业技改计划投资0.45亿元,比2006年增长19倍、比2007年增长20%;引进金融贷款担保机构,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建设总投资为7.08亿元的康田竹木工业园区,引导具有自主创新技术而的木材加工企业进驻,由企业自主决定租用或者分期付款购买园区内的土地或者厂房,解决其发展资金和土地不足而难以做大做强的问题;加快融水至滚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使已建成的总装机容量为25.4万千瓦的52座水电站发并网发电,为全县工业企业平稳运行提供充足电力。

    从政治上、组织上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是融水继续解放思想再讨论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2月25日,在全县重大项目推进会上,融水县委书记梁日春强调,要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包干制、限时办结制、定期汇报通报制、责任追究制,对项目建设单位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调查解决、拖延不办的部门、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要从严追究责任。2月29日,该县政府某部门在接到县委督查室工作提醒当天,即引导业主吴某办妥了财产过户手续,为他利用财产证书作抵押,向某银行贷款2000万元投入技改提供了条件。之前,因吴某不懂办事流程、工作人员没有书面提醒,吴某购买某工厂的财产过户手续被拖延了半个月,一度影响了他对该厂进行技改的信心。对此,融水县委副书记韦永文说:"如果不是业主的原因,县委肯定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融水的发展已十分落后,再也经不起拖拉办事、推诿责任的不良作风的折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