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01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詹丽萍 韦宗朝 黄深思 李庆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人勤春来早”,虽是春寒料峭的天气,可走进兴业农村的田头地角,我们却看见一派忙碌景象:各级干部职工纷纷进村入户指导生产,群众忙着耕地、育苗、施肥,农技人员把课堂搬到田埂上……一幅鲜活的抓生产、促增收、干群齐上阵的春耕图,刹时展现在我们眼前。

                   春耕备耕现场会搬到田头开

    “春耕备耕会走出会堂,搬到现场开,真有新意!”兴业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小梁与参会同志交谈着。2月22日上午,兴业县一改过去坐在会议室召开春耕备耕工作会议的形式,把会场搬到了田间地头,开起了流动的春耕备耕会,与农民一起讨论座谈,共商对策、解决问题,让人顿感新风扑面。

    天灾之年保民生,灾后生产、重建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兴业县在筹划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会议时,决定把会场搬到田间地头,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月22日,与会人员先后来到石南镇马塘村的免耕马铃薯示范基地基地、果蔗种植基地、三禾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黄金橘种植基地、速生桉育苗基地、芋头生产基地等召开现场会,现场讨论、安排灾后生产自救和产业发展计划,对全县春耕备耕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与会的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民代表也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全县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并对春耕备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田间课堂送来“及时雨”

    “开沟排水、加稻草覆盖;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植株……”2月23日,在石南镇马糖村免耕马铃薯示范基地,兴业县农业技术人员正在向村民讲授、培训马铃薯冰冻灾后的栽培等技术。来自黑龙江的种植老板捧着资料激动地说:“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为我们送上了一场科技‘及时雨’!”

    据兴业县农业局种子站陈站长介绍,今年兴业县遭受罕见的持久地寒冷阴雨天气,大部分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失。县委县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购买了一大批农用物资,派出13辆车负责分送到个乡镇,通过各村委将它们免费赠送给村民,尤其是确保赠送到受灾比较严重的灾民手中。

    我们还了解到,新春伊始,兴业县组织科技人员组成灾后自救春耕生产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科技下乡、传技术到户活动,帮助群众进行农业救灾、科学种田。该县不少农民还把科技人员请到自己家里,讨教种养技术,筹划致富项目。目前,该县已开展科技培训350余场次,培训农民20万人次。

                       购买农资“问诊”多

    “李技术员,去年我种了三亩免耕马铃薯,光长苗和叶,就是结果少,不知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要讲究测土配方施肥了。你的氮肥可能施得过多,马铃薯喜欢钾肥、磷肥……”2月24日,大平山镇圩集的日子,许多农民兴冲冲来到农资经营店购买农资。有趣的是,农民不是直接去农资门市,而是先来到镇农业服务中心“问诊”,然后再根据农技人员开出的配方施肥卡,“照单抓药”。

    针对不少农民因不懂土质,盲目施肥,增加了农业成本,甚至造成肥害这种情况,兴业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各村组取样测土,建立土地档案,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开处方、发明白书,向农民讲解测土配方施肥的科学知识,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民对症下药巧施肥料,科学种田。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农技人员已为农民开出“科技处方”30000多份。

                       机械农机耕种兴致高

    农民种田也兴机械化。在兴业的许多农户家,我们看到了不少新型农业机械,有本地生产的,也有国外生产的。如由本地企业广西汽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新研制出的“前滚后驱”汽牛插秧机,采用前滚后驱动设计,横滚一次直滚一次便可插秧,与犁、耙两次作业相比,工时、油耗要省一半(油耗约1升/亩),而且操作简单,妇女、少年稍加指点也可以使用。山心镇买了这台插秧机的农户李二伯说:“用机械耕种田地,省时省力,很合算!”

    而在石南镇一户农家,我们还见到一台日本生产的高性能插秧机。这位姓张的村民说:“虽然进口的机械比较贵,但现在国家给予80℅的购机补贴,还是值得买的。”在采访中,很多村民都表示,现在收入提高了,也考虑到提高生产效率,最主要的是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民增加机械生产设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