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29日 来源:桂林晚报 作者:文烨 通讯员黄应贵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五十年一遇的特大冰冻雪灾,让阳朔过冬的果蔗、夏橙等农产品损失惨重,唯独保在果树上的大量金桔完好率却高达 98%以上,功臣原来是该县推广的金桔“三避”技术。

    2月 28日,记者在阳朔白沙镇农贸市场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市场上,到处是堆成小山一般的金灿灿的金桔;果农们在紧张地选果、打包、装车。

    “金桔‘三避’技术立了大功!”阳朔县农业局领导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在这次罕见冰冻灾害中,阳朔农作物受灾面积 9.8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 0.97亿元。但当地的 6万多亩金桔,由于大部分实施了树冠盖膜“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栽培技术,损失却不到 10%。没有实施“三避”技术的金桔,损失有约 80%。 2月 15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与多位农业专家,到阳朔考察金桔“三避”技术。随后 ,广西特地在阳朔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三避”技术在抵抗冰冻灾害方面的实际效果。

    低温冻雨期间,由于交通受阻,运输不便,阳朔金桔一度滞销,果农为此忧心忡忡。

    面对灾情,阳朔县委、政府及时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抢修在冰冻灾害中被压垮的金桔大棚,及时清除受冻金桔苗木上的积冰。该县扶贫办及时组织 6万多株优质果苗,免费提供给果农,补种因没有实施“三避”技术而受损的果树。金桔销售协会及时组织货源,联系销售市场,抓紧时间做好金桔的销售工作。

    据推销金桔的黄老板介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目前阳朔的金桔已逐渐俏销,价格比春节前略有上涨,如今销往全国各地的金桔每天达 500多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