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22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杨志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月17日,在永福县三个文明表彰大会上,该县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胸戴红花,从该县县委书记赵德明、县长文建中手中接过全县纳税大户的奖牌。2007年,这10家重点企业纳税1亿多元,占全县财税收入的50%。

    近年来,永福县把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县之力,不断培育壮大优势重点企业,做到精力向工业县集中,资源向工业支柱产业集中,重点项目向工业园集中,全县重点企业成为该县县域经济的顶梁柱。去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28亿元,增长70.62%;销售产值完成24.13亿元,增长6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6.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增强优势重点企业发展的保障力是该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的着力点。该县实行一个县领导一个工作组定点联系一个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政企、银企恳谈会,在科技、管理、融资、土地、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2007年,该县成立扶持重点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为全县20家企业发放了“重点企业”牌匾,为47家重点企业发放了“绿卡”,在政策、土地、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强优企业发展壮大。

    去年,落户苏桥福龙园区的艺宇公司在生产厂房、用工等问题上卡壳,该县及时为该公司提供生产临时用房并为企业招聘了几十名工人,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今年1月底,该县五洲制糖公司因冰雪导致停电停机,2月9日,为确保该公司开机启动用电,在电力负荷不足的情况下,该县4个乡镇停电6小时专供该厂,使该厂顺利开机。

    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是该县拓宽重点企业发展空间的突破点。该县抓住自治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桂林市重点发展西部的良好机遇,全力加强桂林国家高新区苏桥园、苏桥新区福龙工业园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平台,启动了“二园三带四区”开发建设,吸引了一批新项目落户。去年,福龙工业园成功引进项目36个,其中正在建设的项目19个,已投产项目17个,完成投资21.47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并被评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该县三皇清水选矿厂为拓展空间,去年在福龙工业园新建厂房,生产形势日益看好,去年,该厂纳税近千万元,成为该县10大纳税企业之一。

    同时,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该县切实抓好重点工业招商项目跟踪落实,一年来,该县分别在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地召开了9次招商推介会,成功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共18个,计划总投资8.166亿元。其中投资较大的有广东天誉集团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项目、投资2亿元的桂林鸿帆氟化盐项目、投资1亿元的桂林艺宇印刷包装项目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发展成为推动该县规模工业发展的支撑点。2007年,全县投资新上项目、续建、技改项目共51个,计划总投资40.2亿元,完成投资33.81亿元,年到位资金15.98亿元,增长22.6%。

    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该县经济的发展,去年,该县财政收入增长35.17%,达到2.71亿元,全县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千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