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22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潘高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月18日下午3时许,笔者在德保县城关镇东安象山街看到,该镇云梯村一社50多岁的一张姓村民正在买化肥,巧遇县农业局的马福禄站长等人前来检查农资市场。老张就请他们帮忙,很快选到了自己满意的肥料。

    老张告诉笔者:“现在的化肥牌子多,就怕买到质量差的。”“看到没有,这家摊点有我们农业局发给的‘信誉牌’,你可以放心买。”执法队农技干部黄治凯告诉老张购买种子的“秘诀”。笔者上前一看,原来是在各种手续证照中有一块县农业局颁发的“农资经营示范窗口”牌子。

    “像这样的牌子有多少?”“全县现有22个。”“有多少农资销售店?发给‘信誉牌’的条件是什么?”“现有100多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这家经销户在近3年内有没有农民的投诉。”黄治凯有问皆答。

    黄治凯介绍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能让农民购买放心农资。该县从2007年开始开展“农资经营示范窗口”评选授牌工作。授牌后,执法大队加强监管,只要接到农民投诉有销售伪劣农资的行为,经查实后就会立即摘牌。目前,多数农民都会看“牌”买农资,因为这些地方买得放心。

    “农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农民一年的收成。”德保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县农业部门在积极组织春耕物质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县执法大队在春节前,就开始了对各乡镇农资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县农资市场不仅货源充足,而且经销品种的质量好,还没有发现有经销伪劣农资的行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