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王滋创 唐宁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多年生态建设的成果,基本上被这场冰冻雪灾给毁了。眼下,我们正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生态重建,重点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槐树种植,以此促进石山地区的群众增收。”2月16日,站在一片被厚厚积雪压坏的枇杷园里,全州县白宝乡乡长邓连芳向国家民政部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小组的领导说,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们就一边救灾一边与受灾群众一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民政部有关领导对全州县不等不靠、迅速掀起生产自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州县县长贺志刚说,灾情发生后,全县立即组织县乡干部及县乡派驻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5000多人,组成严密的抗灾救灾“包干体系”。“灾情现在尽管基本得到遏制,但救灾机构暂时不能撤,县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乡镇领导包屯、村干部包户的做法不能变,干部一定要深入灾户家中,走近灾民的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迅速掀起生产自救。”

  在该县受灾最严重的东山瑶族乡,民政部指导组的领导踏着积雪,走进了村民老刘家的翠冠梨树园。老刘和老伴正在细心地修剪被冰雪压断的枝条,老刘告诉我们:“这片梨园共有20多亩,都是6年前种的,九成以上的梨树遭到破坏。县乡干部已经提醒他好多次了,赶紧进行修枝,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民政部指导组韩组长说,灾民的损失就是我们干部应该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全州县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灾区雪后已现彩虹”。

  2月14日,被冰雪封堵近一个月的全州县城通往东山瑶族乡的惟一道路,终于被县里派出的推土机强行推开。在乡政府所在地,“一二三”的吆喝声回荡在山间,记者循声而去,只见8名瑶族汉子正齐心协力抬电杆上山。其中,年过半百的村民杨龙顺对记者说:“因为路不通,电杆是昨天才送进来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瑶民这么关心,我们出点力气是应该的,也不能什么都靠政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是为自己和乡亲们灾年尽量不减收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