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全州讯 一个多月来,广西全州大地民众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抗击罕见冰雪,与无情冰雪展开一场较量,用实际行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奏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重建家园的壮歌。
农业损失工业补
广西全州县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面积降雪和严寒冰冻天气,全县受灾人口76.8万,农作物受灾面积21.6万亩,水果受灾面积29.54万亩,林木受灾面积124.3万亩,倒断电杆1984条,断线502公里,5020家企业用电中断。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27亿元,农业大县全州遭受重创。连日来,全州县委书记蒋炳穗、县长贺志刚赶赴县电力公司指挥全县抗冰保电工作,全州电力公司发布了紧急动员令,全系统全力以赴投入抢险。
冰雪灾害以来,全州县电力部门与其它县电力援助组整合精干队伍1000多人连日奋战在抢修第一线,援助天湖电站进行铁塔抢修保电,协助南方电网公司110KV线路巡线。春节前,共出动抢修1.2万人次,保证了春节53%以上的用户正常用电。甚至为了让大部分群众能在春节期间用上电, 全州电业公司员工和天等县电业公司救灾突击队30多人不畏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在海拔1600米的冰雪中携手抢修天湖电站至驿马11万伏供电线路,谱写了一曲撼人心魄的赞歌。
“为了尽快赶到全州重灾区,我们25名抢险队员风雪兼程,持续行车10多个小时。今天还有30多人在赶往全州的途中。”从德保驰援全州县的现场抢修总指挥说,“我们正全力修复输电线路,尽快为全州人民送上光明和温暖。工期耽误不得,我们都准备留在全州过元宵!”
到发稿日止,全县65万多人和5004家企业用上了电。部分没有用上电的企业与群众,电力部门立下军令状,确保在本月底全部用上电。
为了北大门的通畅
元月中旬以来,全州县遭受建国五十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G322线、全(州)黄(沙河)高速公路和全(州)灌(阳)公路等相继多次中断交通,给“春运”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初步统计,境内桥梁、公路及防护设施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受阻干线公路74条561公里,毁损路面228万平方米。
针对愈加严峻的灾情和形势,全州县交通公路部门干部职工启动了防冻防滑红色“预警”,实行包线包段负责,全线公路20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奋战在受灾第一线。深入到各重要路段、桥梁、渡口值勤,并与相关人员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实行全天侯、全路段、全方位巡查,每一条线路、每一座桥梁均明确了专人负责,配备了工业盐、麻袋、防滑砂和抢险工程机械等。对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和桥梁认真排查、严密监控,共排查桥梁、弯道、险坡等安全隐患170余处。
2月1日,全州县降下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几乎淹没了桂北冰冻灾区——全州县所有的主次干道,给车辆、行人的通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让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2月2日,该县四家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领三千多名干部职工及武警官兵清扫G322及县城积雪。
2月3日晚上9时,为使北大门的通畅,全州县委书记蒋炳穗、县长贺志刚指挥工作人员200多人,调集铲车4台、平地机2台,200多人拿铁铲、铺麻袋、撒工业盐奋战了4个小时,紧急抢通了衡枣高速公路全州至黄沙河10多公里封冻路面,缓解了通往湖南滞留车辆的压力。
2月17日,几辆铲车终于把重灾区白宝乡、东山瑶族乡两个乡30多公里的冰路破开,至今两乡群众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从此全州县城通往18个乡镇的公路宣告全部恢复了通畅。
确保农业大县灾年的好收成
罕见的冰冻灾害使全县25.78万亩农作物受害,农业经济损失9.45亿元。严重的冰雪灾害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春节期间,全州县农业技术专家放弃休息时间,奔赴全县18个乡镇,指导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确保农业大县灾年的好收成。
全州县绍水镇豆家底村食用菌基地食用菌人字棚已倒塌60%以上,损失非常惨重。春节期间,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蒋云飞主动找到该村食用菌基地,指导农户采取加固棚架、加盖稻草、熏烟及温度回暖后将菇棚打开通风,保持水份,促进出菇等正确处理措施,保护好菌丝不冻坏,促进蘑菇正常生长。农户十分感动,不停地说:“过年了,干部还惦记着我们的蘑菇,我们一定要拿出十分的信心来恢复生产。”临走时,蒋云飞再三叮嘱他们要互相交流和推广农业部门下发的抗灾技术,把因灾损失减到最低点。
全州的灾情牵动着中央领导人的心,2月14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一行赶赴桂林察看灾情,在全州县绍水镇,孙政才察看了蘑菇受冻情况。
在绍水镇稻作区“稻—灯—鱼—菇”循环农业示范区,路边望不到边的蘑菇“人”字棚,因为遭受雪灾而倒塌,凋零不堪,一个个即将上市的蘑菇被冻得变成了黄色,掰开一看,里面已腐烂发霉。眼前的情景令孙政才眉头紧锁。“此次雪灾共造成全县510万平方米食用菌受灾,每平方米至少损失一茬菇6斤以上,有206万平方米菇棚被雪压塌,全县仅食用菌一项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随行的全州县负责人告诉孙政才。“不知菌丝冻坏没有。”孙政才说着俯下身子,双手拔开泥土,与随行的专家看了看粪土里的菌丝。“还好,菌丝没冻坏。”孙政才也看到了正在健康生长的菌丝,高兴地说。
在农民赵明生的田里,孙政才关切地问:“你们家种了几个棚啊?倒了几个,恢复了没有?劳力够不够啊?”“我家共5个棚,全部倒了,现在已恢复3个,县、乡干部都很关心!就是劳力不够,我和我老公就两个劳力,还有个小孩要带。”赵明生之妻谭大妹如实说。“小朋友确实很小,要人照顾!”一同察看灾情的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抱起小孩看了看说。“农业战线干部,一定要全力指导老百姓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孙政才坚定地说。
编辑:周丽英 通讯员 :唐宁远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