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仕兴 林涌泉 田茂华 韦玮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苗家米酒坛坛香,欢迎贵客到我家,迎到家里喝八碗,边对山歌边喝酒……”2月15日,久违的阳光露出笑脸,欢快的芦笙在山间响起,2008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苗族“跳坡节”拉开帷幕。各级文化传媒知名人士及远近十里八乡的数万群众闻讯前来赶“坡会”,给冰雪灾害后的新春增添了热闹祥和的气氛。

    “跳坡”苗语为“勾倒”,意为“绕着山坡玩乐”。“跳坡节”已有160年历史,是苗族同胞最为盛大的节日,也是当地苗族男女青年自己的“情人节”。节日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前来跳坡,现在这一节日已经演变成各民族联欢的盛会。活动中有爬“杆坡”比赛,未婚年轻小伙子仅用手足爬上3丈高的“坡杆”,喝几口挂在杆顶上的米酒,再“倒挂金钩”滑下,顺利完成任务的坡杆英雄可抢下意中人的头巾并向对方表达爱意。此外,还有精彩的芦笙舞,表演惊险的“三锅桩”、“小滚地龙”、“上刀山”、“下油锅”等芦笙舞绝技。今年的“跳坡节”首次由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政府主办,现场举行了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各族男女青年表演的歌舞《欢乐满山坡》、《五彩旋律》、《五彩霓裳》、《五彩神韵》等,把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大早,成群结伴的姑娘们便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坡场,小伙子更是卖力地表演芦笙舞。这芦笙舞不是一般人都能“闯”得过,他们在草坪上栽上了三根一米多高的木桩,安放了一口大铁锅,在大铁锅里盛满水,且把水煮沸,并在铁锅口上横放一条两寸余宽的桃木扁担。首先要求芦笙手们边吹芦笙边在三根木桩上跳舞;其次,芦笙手们要一碗水酒跳上铁锅口的扁担上,边吹边跳舞,做到笙歌不断,酒碗坏簦璨讲宦遥恍』镒用谴场膀粤!惫兀彻ィ坏竦么蠹业暮炔剩褂弥诙喙媚锏陌健

    今年前来参加“跳坡节”的人数达到5万多人。前来游玩的群众和外地游客带来许多商机,各乡镇都在现场设置了展厅,把本乡镇最具特色的产品展览出来。金钟山乡的“炮台酒”在隆林早已久负盛名,为将其推介出去,该乡党委、政府对产品进行包装后拿到坡会上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及商家前来品尝洽谈,并与一位外地客商达成了初步意向。该乡党委书记李永康感言:“‘酒香也怕巷子深’,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跳坡节’的举办,无疑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近年来,隆林每年都举行“跳坡节”,不仅有区内外的宾朋前来观看,而且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的游客及越南苗族同胞也不远万里赶来参加。如何整合隆林苗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让“跳坡节”走出隆林、走出广西、走向世界,已被各级党委、政府提上议事日程。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已正式申请把德峨乡苗族“跳坡节”列入国务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另据悉,继今年举办苗族“跳坡节”后,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政府明年还将举办彝族“火把节”,后年将举办仡佬族“吃新节”。县长王文深表示,力争用3-5年时间,把这些民族节日办得更好、更有特色,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让民族节日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