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01日 来源:桂中日报 作者:陈冬梅 韦敬业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我家建有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国家给了1000块钱补贴,现在都装上了沼气灶、沼气灯,猪圈厕所也改了,烧饭、煮菜也不受烟熏火燎了,家里贴上瓷砖干净多了。用沼肥壅地,化肥、农药用得也少了,家庭生活、生产支出都相应减少了。我家的蔬菜拿到菜市,因为是用沼气水淋出来的,特别好卖。这样一出一进每年少说也多收入3000块钱。”武宣镇大龙村村民卓炳祥这样向国家农业部沼气检查组汇报沼气给他家带来的实惠。

  武宣县把农村沼气池生态能源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能源工程、环保工程和民心工程之一,创造性地把沼气池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全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由1999年底的2706座增加到现在的17914座,增长近7倍,年增收节支2680多万元,有9万多农民享受到沼气池带来的实惠。

  三里镇台村村民陈建兴,2003年建有一座沼气池,利用沼气发展养猪种菜,光是这两项,年收入就有2.2万元。他说:自从建沼气池以来,免了砍柴之苦,家里干净了,庭院漂亮了,收入增加了。他尝到用沼气的甜头,建沼气池还上了瘾,2007年又建了一座沼气池。该村村民陈玉清发展“猪-沼-鱼”生态养殖,年收入6.5万元。他说“一座沼气池10立方米太小,我打算另搞一个大的”。

  武宣镇大岭村从1998年开始实施“152”示范工程生态村,创立以农村沼气池建设为主体的“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村民吴明友年养鸡350只,收入1.1万元,鸡屎冲进沼气池,沼肥用于5亩果园,年收入两万元;吴思学年养鸡500只,收入1.5万元,沼液用于淋菜园,菜甜又香,自家吃不完,拿到菜市卖,每年卖菜就有1200元收入。现在全村共建有沼气池205座,沼气池入户达87.23%,并且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530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