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02日 来源:昭平县委宣传部 作者:黎祖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昭平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经营模式,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走出了一条农业向企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的具有昭平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2.27亿元,增长5.8%;农业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840元,增长15%。2007年,该县被确定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也通过了自治区的考核验收初审。

    昭平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2007年全县有茶叶9万多亩、桑园1.25万亩、水果13.5万亩;种植晒烟3.5万亩、蔬菜15.2万亩。该县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70多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业企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该县利用境内山绕千章,水汇九派,山高雾多,十分适宜茶叶种植的有利条件,建立了2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52个。该县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2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茶叶、水果、蔬菜生产等基层专业生产协会20多个,会员总数达10000多人。

     该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编写了《昭平县2004——2008年推进农业企业化发展县域经济五年规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产业政策文件。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该县目前农业加工企业达150多家,其中投资50万元以上61家。涌现了“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亿健茶叶有限公司”、“极浩绸丝有限公司”、“金农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市和全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在加快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中,昭平县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依靠大产业拉动大发展”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科技提高品质、文化提升价值、品牌开拓市场”三大发展战略和“三四五”经济发展思路,走好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和培植新兴特色产业两条路子,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着力把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和创名优品牌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2007年,全县干茶产量达4500吨,总产值达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全县有12家茶叶企业通过了国家QS认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该县连续举办了四届“广西昭平茶王节”,连续两年在北京举办“昭平茶”推介活动,并设立了昭平茶专柜,多次组团参加各种“茶文化博览会”。“将军峰”、“大脑山”、“象棋山”、“大自然”、“亿健”等系列品牌已成为“昭平茶”的知名品牌,响誉区内外,畅销全国各地。

     该县确立了与市场和当地实际相适应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以“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为主,通过合同、订单与农民确立利益联结机制的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发展到8个。凤凰晒烟协会以凤凰乡烟叶生产购销部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并辐射带动樟木林、黄姚等北面乡镇种植晒烟,直接带动农户1.1万户,使该县晒烟种植总面积达到3.5万亩左右;昭平极浩丝绸有限公司、春来丝绸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的昭平镇、走马乡、黄姚镇等乡镇发展桑蚕业,带动农户5000多户,种桑面积达到1.2万多亩,每户收入达8000元,桑农总收入达4000多万。

    该县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引进、试验、示范高新技术,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等推广应用到农业企业化中,不断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战略,充分发挥区域、环境、人文、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网络招商、文化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引资新方式,以名优特色品牌农业为重点选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外来投资者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招商,引进了15家农业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发展了南兴、仁德、立教冷水坑、良佑等大型速丰林种植基地,全县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达10 万亩以上。

供稿:昭平县委宣传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