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天等县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
这一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这场艰苦的“两基”攻坚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天等县委书记雷海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情注教育心系学生
“我曾经是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87年,在教育战线工作5年的雷海良改行从政。从政后,他没有改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他第一次下乡调研的地点一定是学校。
2004年,雷海良调到天等县工作时,正是天等打响“两基”攻坚战头一年。
报到第二天,雷海良就赶到天等县原金洞乡金洞小学,了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师生的生活状况。天等县贫穷,雷海良早有耳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乡镇的中心小学,竟然连个像样的球场都没有!没有花圃,没有校道,学生们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玩球,灰尘滚滚,根本看不清学生的身影。乡镇中心小学如此简陋,其他偏远的村完小呢?看到这种情景,雷海良感到十分心酸,眼泪夺眶而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雷海良当即表态给金洞小学7000 元用于改善校园环境。
情注教育事业,心系教育发展。为了更快地掌握天等县教育发展状况,接下来的日子,雷海良深入全县的大部分学校调研。多少次,他饥肠辘辘,拖着灌铅的双腿四处奔波,为的是多跑一个学校,多掌握一些信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全力以赴攻“两基”
在许多人眼里,贫穷落后的天等县要实现“两基”,“比登天还难”。要实现“两基”,天等县需要完成土建项目81 个,建筑面积59600平方米,教学楼、学生宿舍、师资培训、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学生“两免一补”等所需资金达9000多万元,中央和自治区仅规划下拨2000万元,资金缺口7000多万元。这对当时财政收入不超过亿元的天等县,简直是天文数字。
“发挥后发优势,要做就做到最好!”本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雷海良果断做出决定,把“两基”攻坚作为天等县的头等政治任务来抓!发扬“苦干实干”精神,聚全民之心,倾全县之财,举全县之力投入“两基”攻坚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攻坚成果迎接国检。
开展工作时,常听到一些干部群众叹息:“贫穷落后的天等县要提前实现‘两基’,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雷海良亲力亲为,他多次主持召开誓师大会、现场会、办公会、汇报会、赶队会、督查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管齐下鼓励干部职工增强信心,狠抓落实。并坚持“抓领导、领导抓”,推行驻天等区、市直单位和县直单位帮扶学校制度,确定114个对口帮扶单位,从人、财、物等方面支持学校,并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两基’、人人支持‘两基’、人人参与‘两基’”的良好局面。
广筹资金改善校貌
“两基”攻坚最突出的难点莫过于资金严重短缺。面对天等县贫困面广、校园基础差、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雷海良想方设法主动出击,带头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同时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筹钱。
为凝聚各方力量攻坚,雷海良多次前往首府南宁、崇左市等地联系,除了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外,还争取区直单位、市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自治区希望办与广西艺术学院联合,先后在南宁市、崇左市举办天等“两基”募捐文艺晚会。晚会上,各界为天等县捐款捐物440.8万元。
有了资金作保障,雷海良又号召全县开展“校园建设突击月”活动,把筹集到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校园硬化、绿化、美化、文化、净化建设。短短两年时间,各中小学校由过去90%的泥瓦房变成了现在的90%以上的楼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在天等的集镇村屯、青山绿水之间,最漂亮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初中“八室一场”、小学“五室一场”一应俱全,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的达标率均为100%。
真抓实干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是“两基”攻坚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冲击,天等县中小学辍学率较高。为扭转这一局面,降低辍学率,雷海良指导制定了天等县控掇保学措施。
家住龙茗镇益山村旺屯的初三学生赵良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加上学习压力大,产生了厌学情绪,辍学回家。雷海良知道情况后,专程到他家中,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经过雷海良的真情说服,赵良海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重新返校上课的念头。雷海良抓住赵良海的这一心理变化,亲自将他送到了学校,在宿舍里,雷海良又掏出100元交给赵良海,勉励他好好学习。
就这样,雷海良带领全县干部职工倾注真情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辍学在家或在外打工的学生重返校园,使全县中小学辍学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两基”工作通过国检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天等县上下欢呼雀跃,一片沸腾。看着全县人民欢欣鼓舞,雷海良又一次流下了眼泪,但这一次落泪,不是心酸,而是欣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