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立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环江思恩镇三兴村32户退耕农民,2003年把自家1500多亩甘蔗地、木薯地退耕种桉树。两年后林木胸径8-10厘米,树高10米以上。按当前林木长势测算,5年生桉树产量每亩可达6立方米以上,扣除成本,每亩可获纯利1500元。照此计算,8年之后,1500亩的坡耕地可纯收500万元!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项目2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5万亩,荒山配套造林22.5万亩。根据本县的土地资源和气候特点,县政府决定,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引进集团公司,动员经济能人,组织退耕农户,大力营造速丰林。目前已营造速生桉25万亩,其他速生树种3万亩,一跃成为广西发展速丰林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县之一。

  通过退耕还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85%,往日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大石山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得到缓解,环江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大西南贫困丘陵地区生态建设的样板。

  退耕还林种桉树,农民既可连续8年享受每年每亩230元的钱粮补助,又可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采伐林木获得收入,实现长期收益。退耕后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又取得收入。据统计,该县退耕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2%来自劳务输出所得。

  为了解决退耕户的后顾之忧,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县委、县政府积极招商引资促进林板一体化工程建设,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2004年10月,香港国际丰林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300万元在环江兴建中密度纤维板厂,投产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00万元,相当于200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的66%。此后人造板、竹木加工、林副产品加工等5家企业也落户环江,年增加工业产值6800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