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6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符 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连日来,钦北区的各级干部纷纷下乡催促农民群众种植甘蔗,帮助群众解决在种蔗中遇到的难题。这是钦北区党委、政府提出“抓好一根蔗,搞活钦北经济一盘棋”的经济发展思路,把甘蔗列为全区财税的翻身仗来抓,把甘蔗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科技兴蔗新战略,提出了“奋战200天,增加13万亩”的甘蔗发展目标。 一场轰轰烈烈的甘蔗种植热潮在钦北大地上掀起,干部群众齐心唱响“甜蜜之歌”。

政策扶持乐民心

    该区抓住当前糖价看好的有利时机,借势做大做强蔗糖产业,政府和企业出台富民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蔗的积极性。一是实行机耕补贴。由大煌和联丰两家制糖企业组织对新开垦的耕地种植甘蔗的,给予每亩150元机耕贷款扶持,待蔗农的原料蔗进厂后从蔗款中收回贷款,免收利息;二是地膜补贴。凡用地膜覆盖宿根蔗和新植蔗的每亩无偿提供2.5公斤地膜;三种苗扶持。对新扩种的蔗农实行一亩扶持一吨甘蔗种苗,待蔗农的原料蔗进厂后从原料蔗中扣除蔗种由公司免费拉给蔗农。四是实行种植甘蔗和中耕用肥的给予化肥赊销。对新扩种的蔗农,公司按每亩300元的贷款为蔗农购买肥料进行扶持,待蔗农的原料蔗进厂后从蔗款中收回贷款,免收利息。同时,该区每年对发展蔗糖生产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制糖企业每年划拨一定的劳务费、服务费给予基层干部合理的报酬,提供甘蔗种植启动资金。此外,完成榨季原料蔗进厂,基数内每吨奖励2元,超过基数的,每超过1吨奖励乡镇村3元。

织就科技推广网

    为加快蔗区基础设施建设,钦北区和制糖企业加大投入,本着“投资省、见效快、受益面积大”的原则,大力发展甘蔗路和水浇地工程建设。积极协调制糖企业帮助群众规划好水旱田的道路与排水沟的建设,并想方设法对道路所经过田地的群众进行补偿。同时,强化物资调配、供应服务,对连片种植的农户,将种苗、肥料、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送到田间地头,以此提高群众种蔗。同时,为充分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为甘蔗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力量,提升蔗糖业总体效益,钦北区和制糖企业在主产蔗区乡镇设立了甘蔗生产技术员,负责甘蔗生产的科技指导和服务工作,为蔗农进行甘蔗栽培技术交流提供平台。现在,全区已构建起区、镇、村、企四个层次的甘蔗科技推广体系网络,从事甘蔗科技推广、管理的人员达180多人。为了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该区联系辖区内的两家糖厂做担保,为重点蔗区镇购买了20部“铁牛”拖拉机组成服务队,统一调度,负责本地的水旱田机耕,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连片机耕,整片推进,保证面积质量。还根据甘蔗生长特点,适时开展了甘蔗田间管理培训活动,采取集中培训、田间现场指导为主,重点讲授甘蔗合理施肥和病虫害综合等技术。目前,该区已举办甘蔗田间管理培训班86期,参加培训的蔗农达1.3万人次。

科技兴蔗增效益

    在优质新品种上下功夫。该区要求新种植的甘蔗全部要采用良种,重点推广台糖系列高产高糖等优良品种。同时,抓好良种基地建设,为抓好示范,该区在大寺、平吉两个主蔗区建立良种示范基地,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高糖甘蔗品种进行试种和繁育。

    在科学种植技术上下功夫。引导农民采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蔗地深耕深松,深度要达到35-40厘米,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地理化性状,不断提高蔗地的保水、保肥、抗旱、抗倒能力。

    在测土配方施肥上下功夫。该区要求两蔗区的糖厂对蔗区的土质进行测土,实行氮磷钾配合施肥,提出合理的配方施肥卡,免费发放给蔗农,指导蔗农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科学追肥,满足甘蔗生长过程中各个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促进甘蔗旺盛生长。

    在田间管护技术上下功夫。推广防病虫除杂草的高新技术,增产降耗,同时推广采用蔗叶还田、蔗地间套种绿肥、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方式增加土地肥力,降低投入增加收入。

    同时,为从根本上改变广大蔗农长期以来存在的种植粗放、管理意识淡薄、科技意识不强的状况,该区坚持科技部门与制糖企业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安排专门的科技培训经费,聘请甘蔗专家授课,对从事甘蔗生产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科技人员对各镇、村从事甘蔗生产的人员再次培训,同时,科技人员多次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对广大蔗农进行实地现场培训。通过对从事甘蔗生产的人员进行层层培训,提高了科技人员和蔗农的种植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甘蔗生产,增加甘蔗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甘蔗科技应用率,促进甘蔗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