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富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糖厂、酒精厂产生的酒精废液,过去曾经排入江河污染环境,如今在上思县成了蔗农的“宝贝”——将它简单处理后喷洒在甘蔗地里,就是甘蔗保水、杀虫和追肥的好材料。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赢得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区推广开来。

  目前,上思县两家糖厂在制糖过程中每年产生40万吨的酒精废液。以前,这些废液让企业每年付出500多万元的排污费,成为沉重负担。如今,让人头疼的酒精废液摇身一变成了宝。去年末今年初,上思县将利用酒精废液给6万亩甘蔗施肥、喷灌。这项技术每年能为蔗农创收2000万元。

  上思县地处十万大山北麓,雨水较少,春季容易出现旱情,甘蔗出苗率差。这个气候上的“瓶颈”,造成上思甘蔗平均亩产长期在5吨以下徘徊。从2004年起,该县把酒精废液稀释之后,配上适量石灰,调整好废液的PH值,再装上罐车给蔗用地喷淋,然后用农膜覆盖。经试验,喷淋废液的甘蔗20天就发芽,并由农膜覆盖产生的暧温保水催粗、催长、催密蔗苗,增加了近2个月生长期。据技术人员测算,喷淋蔗地比其他蔗地平均每亩增加500株蔗苗,每株蔗苗平均增高30厘米,增重0.5公斤。

  喷淋酒精废液不仅可以增加甘蔗产量、消灭蔗地害虫,还可以添加相应农药一起喷淋,减少以往运肥、施肥、喷药的工作量。另外,酒精废液的转移施用,减少了糖厂、酒精厂的环保开支,也避免了废液对江河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已向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对于这项技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梁朝旭说:“酒精废液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其中有8%的有机物、0.04%的五氧化二磷、0.5%的氮等,这些都是甘蔗正常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上思县昌菱农场3队农民徐明种了20亩甘蔗,他从2004年就开始用酒精废液喷淋蔗地,徐明算了一笔账:一车酒精废液250元,可以喷洒2亩,每亩可节省化肥开支200元;甘蔗地每亩每年多收1吨,每吨195元;使用酒精废液,甘蔗地每亩总计可增收395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