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酒精厂产生的酒精废液,过去曾经排入江河污染环境,如今在上思县成了蔗农的“宝贝”——将它简单处理后喷洒在甘蔗地里,就是甘蔗保水、杀虫和追肥的好材料。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赢得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区推广开来。
目前,上思县两家糖厂在制糖过程中每年产生40万吨的酒精废液。以前,这些废液让企业每年付出500多万元的排污费,成为沉重负担。如今,让人头疼的酒精废液摇身一变成了宝。去年末今年初,上思县将利用酒精废液给6万亩甘蔗施肥、喷灌。这项技术每年能为蔗农创收2000万元。
上思县地处十万大山北麓,雨水较少,春季容易出现旱情,甘蔗出苗率差。这个气候上的“瓶颈”,造成上思甘蔗平均亩产长期在5吨以下徘徊。从2004年起,该县把酒精废液稀释之后,配上适量石灰,调整好废液的PH值,再装上罐车给蔗用地喷淋,然后用农膜覆盖。经试验,喷淋废液的甘蔗20天就发芽,并由农膜覆盖产生的暧温保水催粗、催长、催密蔗苗,增加了近2个月生长期。据技术人员测算,喷淋蔗地比其他蔗地平均每亩增加500株蔗苗,每株蔗苗平均增高30厘米,增重0.5公斤。
喷淋酒精废液不仅可以增加甘蔗产量、消灭蔗地害虫,还可以添加相应农药一起喷淋,减少以往运肥、施肥、喷药的工作量。另外,酒精废液的转移施用,减少了糖厂、酒精厂的环保开支,也避免了废液对江河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已向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对于这项技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梁朝旭说:“酒精废液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其中有8%的有机物、0.04%的五氧化二磷、0.5%的氮等,这些都是甘蔗正常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上思县昌菱农场3队农民徐明种了20亩甘蔗,他从2004年就开始用酒精废液喷淋蔗地,徐明算了一笔账:一车酒精废液250元,可以喷洒2亩,每亩可节省化肥开支200元;甘蔗地每亩每年多收1吨,每吨195元;使用酒精废液,甘蔗地每亩总计可增收395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