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健民 王凤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这是新形势下发展基层民主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基层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兴安县为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各地借鉴。

  我们落林洞(屯)配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维护稳定协调员真是管用,仅半年,水泥路就铺进了村、铺到了每家门口;户户改厕用上卫生厕;建起了办公用房和灯光球场……”2007年12月9日,兴安县落林洞的村民,见到记者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就说修路吧,要求每户捐资950元,张美能(村民小组长兼维稳协调员)就带头捐了两万元。他还带领13户入股办起了种养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是党员,本来就想为大家多做点事。”张美能谦逊地说,“现在,上面给平台,还给补助激励,就更应该做了。”

  无独有偶。界首镇工业园要征地200亩,“两长一员”分头努力,比去年征40亩还快。兴安镇力头屯两户人家因宅基地大打出手,把玻璃窗都打烂了,该村党小组长兼维稳员邹光付及时调解,使之当天握手言和。冠山村要为饲养母猪户申报补助,“两长一员”一合计,第二天便报上去了,比以前快五六天。

  “县是大动脉,乡是小动脉,村委是血管,屯是毛细血管。”兴安县委书记粟定成形象地说,过去屯组织不全,就如毛细血管不畅,使行政和村屯难以衔接互动,党员作用难发挥,下达任务难完成……为此,兴安县2007年一是配好屯的“两长一员”;二是明确职责,加强培训,搞好考核;三是决定财政每年拿出70多万元进行激励,每年奖给每人一两百元,作为任职报酬。

  “这一来,党群干群面对面,使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和互动起来了,纠纷处理及时了,良种良法推广顺利了,村事有人带头干了。2007年全县道路硬化村完成87个,比上年多47个;农村纠纷自我调解率增长160%;引种新品种增长3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6%。”粟定成感慨地说:“完善了村屯组织,群众身边有了干部,更直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以前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我,忙个没完。”界首镇大洞村党总支书罗建成叹道:“每屯配了‘两长一员’,我可以腾出时间抓修路抓生产了。”

  “过去,群众把党员不当一回事,配了‘两长一员’,党员发挥了作用,现在把党员当作宝来看,要求入党的人多了。”溶江镇莲塘屯预备党员邓茂祥说,“我就是6月争取入的党,感到很自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