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标文 周宝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钟山县民和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董德鸣创办的鸿强电子厂里,数十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生产车间里从事收音机、耳塞、电子玩具等电子产品加工,人均月收入800元至1200元。目前在钟山县,像董德鸣一样外出务工返乡自主创业的农民就有1000多人,实现了由农民身份向老板身份的转变,“农民创业园”正成为县城、乡镇、农村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近年钟山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部分外出务工农民瞄准其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转变观念,纷纷带着资金、技术返乡创办“农民创业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热潮,除了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外,最主要是他们自身经济实力、思想观念、产品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决定。首先,他们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时,经过几年甚至十余年的打拼,积累了资金,掌握了包括电子、纺织、针织、制衣等加工业一整套程序和技术,对返乡创办加工厂、种养基地奠定了资金和技术基础。其次,这部分农民以前在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不仅仅满足于掌握生产、加工环节的一技之长,他们还当起了营销员,在销售产品过程中结识了客商,掌握了营销技巧,熟悉了销售网络,掌握和科学预测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价格走势,避免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返乡创办工厂、种养基地打下了基础。再次,该县为变以前靠输出劳动力的“输血”功能向现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办企、建基地的“造血”功能转变,在政策、场地提供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外出创业光荣,回乡创业有功”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感召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建立“农民创业园”,不仅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而且繁荣了农村经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