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何达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对于陆川县新洲南路居民李大爷来说,16年来由于“出行难”没少抱怨。家门口的160多米路,一直未能开通,几分钟的路程,转了一大圈才能通过。现在好了,水泥路很快就铺到家门口,下水道也做整修。

  陆川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从群众烦心、关心的路边、身边的热点和难点入手,抓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项目”,想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新洲南路南段于1992年规划兴建,北起陆川中学新门口,南至新洲路与温泉路交接处,全长420米,宽25米,是陆川县城区的主干道,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新洲南路南段街道两边的房屋已基本建成三至六层楼,道路所需拆迁的房屋大部分拆迁。

  陆川新洲南路贯穿县城南北,两侧为居民区,人流车多,商铺云集。2003年11月底,该县初步完成了万通路以南长约250米的路面铺设工作。但由于万通路以北至陆中新门口此段路的拆迁征地补偿等工作一直无法妥善解决,致使对该路的建设出现多次开工又多次停工的现象,造成新洲南路只开通一半,另一半一拖就是16年,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路”,造成当地1万多名沿线居民出行不方便,群众意见很大。

  这一“老大难”问题反映到县委书记禤甲军、县长莫荣新那里,他们多次深入大街小巷、居民区调查了解民情,听取群众意见后,迅速召集有关部门对新洲南路的改造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做好百姓最盼望的事,彻底解决16年遗留问题。

  2007年12月12日,县委、县政府抽调精干力量,强力推进新洲南路建设,对路中央大榕树等进行搬迁。新洲南路南段开工建设中,群众积极配合施工单位,主动拆除家门口的障碍设施,端茶送水到路边,自发出钱挂横标:“衷心感谢县委、政府破解16年难题,修建新洲南路南段——新洲南路全体街民。”县委、政府关注民生,得到群众的掌声。

  多年来,陆川县委、县政府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主要着力点。近两年来,该县累计投入公路建设资金4300多万元,新增和改建等级公路237公里,全县14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硬化路通村率达95%,有效地解决了60多万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630多万元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投资2400万元改造温泉路南段;投资518万元建设九洲江东西滨北路和滨南路河岸绿化和观景栏杆建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