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们村有些人家还是靠砍树为生,记得我上小学时,对面山头的大树几乎被砍光了;现在,你看看那片山林,树木长得多么茂盛啊!”12月19日,在资源县车田苗族自治乡海棠村村口,34岁的村委副主任蔡景远指着眼前的大片森林告诉记者,山上那些树再也没人去砍了,家家户户种西红柿都忙不过来。“今年全村户均收入有5万元,虽然我们比山外可能富得慢一点,但山林保住了,旁边五排河的水因此也更多、更清了!”
五排河又称浔江,系珠江的源头之一,发源地就在车田苗乡。作为广西的北大门,资源县因地处资江之源而得名,资江汇流长江,因此,资源县还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我县的资源确实很丰富,稀有金属的储藏量居华南地区前列,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多达数十种。过去,全县财政主要依靠砍伐木材和采掘矿产,被外人戏称为‘木头财政’,那时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呀。”随行的乡党委委员老姚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县委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的丹霞地貌最近进入了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行列。
据悉,资源县是全国惟一一个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完美结合之地,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头衔。正因为其生态的重要,县财政和群众增收十分困难。对此,县委书记唐厚军说,我们这些年不与别人比GDP的增速,“如果真要讲速度,我随便砍一片林就是GDP,随便挖一座山就是‘政绩’。真要这么做,长江和珠江就要遭殃,子孙后代就会遭殃啊!”
“保护生态是硬道理,让老百姓富起来也是硬道理。”唐厚军说,尽管资源县还是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但他们试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成效开始显现,尤其是利用生态发展旅游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已取得明显成效。“虽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才过3000元,但这些年县里引导农民在山里种西红柿和提子已产生规模效益,这两项就占今年农民纯收入的一半还多。”
“不让砍树,也不让乱挖矿,前几年我就外出打工;现在,我靠在山里种西红柿也发了点小财。”海棠村村民戴盛忠一边忙着采摘今年最后一茬西红柿,一边欣慰地笑言,“靠山吃山”的老观念也得创新,“身边的林业和矿产资源过去是不能‘啃’,现在是大家不愿‘啃’呀!”小戴的风趣令记者感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