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兴标 陆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屯今年种植甘蔗1200亩,品种糖分高,仅此一项人均可得2800元。农民还学到了种蔗新技术。”融安县农民陈智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县干部“五送”下乡进农家的好结果。今年1至11月,融安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3222元,同比增长22.5%。该县县委书记秦邦元对县直机关干部驻村包屯建设和谐新农村充满信心。

  早在今年3月,融安县委、县政府即从10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中,按科室干部三抽二,共抽干部1428名,进驻全县141个村屯和社区。目标:助农增收,共建生态家园。措施:送经济、送科技、送民主、送文明、送法制,且包村驻户,为农服务。在“五送”活动中,科技入户最抢手。入户前,县里对驻村干部均集中学政策,讲法规,同时开展助农技术大培训,内容多达10余项,使入屯干部方向明确,又懂技术。派驻沙子乡石岩屯的县水利局干部王忠,通过培训与自学,种植优质杂交柑很在行。该屯105户种杂交柑近300亩,他指导全屯采用无公害种植管理法,柑果汁甜皮薄,甜爽可口,十分畅销。该屯人均水果收入可达1300多元。

  在千余干部“五送”下乡进农家活动中,该县还从财政中拿出700多万元,重点扶持甘蔗、金桔、桑蚕、速生桉、青蒿等重点经济作物的发展,其种植面积出现了全线猛增的好势头,仅新增甘蔗、金桔、桑园、速丰桉和青蒿等多达11万多亩。经各驻村干部指导,该县今年共有12个水果、蔬菜等共1.5万多亩无公害示范基地通过市级认证。农民喜在心头。

  帮助村屯民主理财,是“五送”下乡的重要内容之一。长安镇大洲村是全国农村生态旅游示范村。今年初,融江下游的牛崖电站将近43万元的村民过河费补偿给该村时,有村民提出分钱到户,自由开支。驻村干部陶保定、孙灵认为,资金难得,一定要花在新农村建设上。随即召集村民民主商议,集体表决,决定集资30万元修建一座浮桥解决村民出行难。今年8月,该村大洲浮桥终于落成。村民说:“还是驻村干部看得远,又为咱村打下了新农村建设的好基础。”因交通方便,该村20多座新楼房拔地而起。其后,驻村干部还为大洲村修订了“村规民约”,增设了保洁员。如今的大洲村,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