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艳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大新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使这一“观光产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发展旅游业的道路上,大新县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

  一是采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德天景区项目建设并于2004年投入使用;投入2140万元,完成县城民生等5条主要街道的美化、亮化、硬化建设;引进客商投资3.8亿元,在县城城东区建设大新德天边关风情旅游发展基地,投资4.5亿元建设集观光、度假、商旅为一体的德天·丽水边城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明仕田园“壮族民居博物园”等,初步构建了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通讯网络和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同时,该县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各类规模旅游企业单位共有15家,三星级的宾馆4家,二星级的宾馆10家;旅游购物商场5家,旅游特产购物商店30多家;旅游购物摊点100多处;旅游推荐餐馆8家。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助推旅游业发展。从2003年起至2006年,该县连续4年举办边关国际旅游节,邀请国内外与旅游业有关的单位和人员参加,提升知名度。同时,采取邀请作家、画家、记者到景区采风、采访和参加旅游促销团和国内外旅游产业联谊会、举办专场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收到良好成效。如今,德天瀑布已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德天瀑布荣膺“中国最美的瀑布”、“最受欢迎的景区景点”等称号;大新山水画廊边关旅游线路已成为区内外休闲、度假、旅游的热点线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及影视公司前来采访或拍摄影视剧。

  三是强化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该县制定出台了《大新县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树立“诚实守信、以人为本”的大新旅游形象。同时,利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大新成立导游实训基地的机遇,完成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和高、中级管理人员培训4800人次,实现导游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四是创新模式,实行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大旅游。2006年2月,由大新县德天跨国大瀑布景区牵头,联合南宁市伊岭岩景区、龙虎山景区、百色通灵大峡谷景区、古龙山漂流景区,成立了德天旅游联盟,极大地推动了该县旅游业的发展。

  五是党政主导,市场运作,构筑旅游强县的新机制。该县党代会提出“旅游旺县”战略,并制定《大新县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宏观和微观的旅游发展战略和措施,使旅游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新发展。同时,该县还鼓励企业开发了苦丁茶、蛤蚧酒、桂圆肉、山水挂历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

  今年1至11月,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74.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亿元。去年,该县获得了“广西优秀旅游县”称号,今年9月份德天瀑布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

  目前,大新县已成为自治区重点推进建设的旅游县,德天瀑布旅游景区已成为广西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上的龙头品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