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易曹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2月12日,灵川县政协召集工业企业界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举行“工业强县”专题沙龙。委员们围绕“工业强县”,联系灵川企业实际,对如何做大做强灵川现有企业,促进灵川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纷纷建言献策。县政协主席王树军,副主席秦旺福、申天赐参加了专题沙龙,灵川县副县长张洪也应邀参加了沙龙活动,并介绍了灵川县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远景。现将专题沙龙发言摘要如下:

  发展工业要与节能减排相结合

  陈德福(县政协常委、灵川县九洲游船有限公司董事长)

  灵川发展工业企业有它的独特优势,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才集聚,但也有它的不利因素,桂林市上风上水,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严。发展灵川县工业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节能减排方案,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要通过开展节能降耗的宣传与培训,实施技术创新、加快污染源的治理等多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一要落实目标责任。对有关企业下达节能减排任务,要实行问责制,以此增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责任感;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企业。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逐步把灵川县工业引向环保、节能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扶持现有企业成为同行业的领先企业

  白杰(县政协常委、桂林万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市场上同行业的领先企业具有市场空间大、竞争力强、税收回报率高的优势,如胡泽刚的白云化工在同行业中领先,一年上缴的税收近千万元,如果灵川多几个这样的企业就好了。目前灵川县现有企业自身都有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县政府若能因势利导,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及时帮助、扶持,我想灵川的现有企业就会多一些领先企业。建议县政府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对全县现有企业作一番调查研究,看哪些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然后针对这些企业的实际,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扶持,使之做大做强,成为同行业的领先企业。

  立足本地实际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李玉安(县政协常委、八里街工业园区管委会党组书

  记、副主任、副总经理)

  要想把一个地方的企业抓好,先要营造一个真正搞企业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打造平台。今年县委、政府对此下了大力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征了几千亩地,建设标准厂房,打造工业平台,发展思路清晰、正确。我认为,当务之急,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路网、管网、供电、环保等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把工业园区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型工业园区,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入园发展。另外,我们要根据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大做强现有的建材、医药、化工、铸造、木材加工、服装、家具等行业企业。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支柱产业

  何伟平(县政协委员、桂林集琦实力天然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和重要支撑。工业经济兴,则县域经济强;工业经济弱,则一产链条无法延伸,三产拉动无力,影响县域经济推进。灵川县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获得“十佳县”殊荣,工业企业的贡献举足轻重。在工业发展的策略上,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更要注重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支柱产业,对符合县域工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同行业中优势明显、代表性强、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以及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和吸收劳动就业能力强的现有工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培育本地工业产品品牌,使之做强做大成为本行业的龙头,要招一批,稳一批,发展一批,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拉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发展更需“雪中送炭”

  蔡景春(县政协委员、桂林恒丰塑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我是一名温州人,在灵川创业10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汗水和心血浸透了这片热土,灵川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近几年,灵川的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特色工业、聚集工业,企业产业链短,规模企业少。像我创建的恒丰塑业有限公司,2006年的年产值已达1500多万元,而且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公司的生产规模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需要,计划再投资1000多万元,上一条技术含量高、生产速度快、低能耗、无污染、产品质量好的纺织袋生产线,建设周期只需6个月,投产后,生产规模、产值、利税将翻一番,目前由于受土地空间限制而被迫搁置。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推进自主创新壮大工业经济

  张雪祥(县政协委员、铭浩玻璃厂经理)

  现在我们面临着全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特别是桂林市把灵川列为西部开发“三县三区”中的一县。所以,对灵川县工业发展来说,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带动,壮大工业经济大有可为。具体来说,一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使全县现有规模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以企招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探索做大做强的途径,帮助挂上大产业的链条,转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冲击力。二是工业企业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体系,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加强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加速自身的规模扩张。

  加大技改投入,实现产品“转变”

  薛有安(县政协委员、桂林万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万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从灵川县的工业企业来看,粗加工的多,精加工的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立足于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扶持企业以扩产增量、产品创新、装备更新为重点,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产品结构由低档次、一般化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档名牌、高科技含量产品转变,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变,由高污染向循环经济转变。我们公司最近引进了一套甲醛生产线,实现了低耗能和污染零排放,预计2008年正式投产,将填补桂林市场的空缺,建议以后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化工城,引进高科技、低能耗、环保型的化工企业,产生群聚效应。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