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苏宏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1月28日,从国家科协传来消息,南丹县荣获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荣誉称号,这是对该县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给予的肯定。

  近年来,南丹县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上下已形成“社会要发展,科普要先行”的共识。该县加大投入进行科普软硬件建设三年来已投入科普宣传经费300多万元,用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十月科普大行动”、送书送文艺下乡等,科普活动覆盖面90%以上。另外,还投入120万元建成了集种鸡繁殖、养殖示范、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甲界瑶鸡科普基地。全县53个村委建有科技图书室78个、电教室159个,全县有科技宣传专栏159处。该县组织科技人才服务团和致富能人讲师团,依托培训中心、电教室、科技示范基地等设施分级分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科技培训。该县科协主席陈超华说,科协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每年最少有200多天是下到乡镇村里、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学用实用技术。三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315期,培训17.32万人次。90%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农民、党员每年都得到100学时的技术培训,掌握1-2门适用技术。有1845人获得技术资格“绿色证书”,532人被县、乡镇评为乡土拔尖人才。科技人才成为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该县多方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立多类型集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优质稻、水果、蔬菜、桑蚕、猪、牛、家禽生产等科普示范基地16个,组建农技协会17个、科普示范村74个、科普示范户1480户、科普示范家庭110户。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200多项。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应用率达96%,免耕技术推广达1.16万亩,使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和良种覆盖率达95%。群众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巧使劲”走上致富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