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翰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那坡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整合资源,建设“沿边特色经济带”,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抓好沿边生态建设

  该县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生态佳县”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山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生财,以财哺林”的良性循环模式。

  在生态工业建设方面,该县努力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走高起点、低耗能、轻污染、规模化、高效益的路子。依托水电、林业的丰富资源,先后引进外商投资开发建设了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7.9亿元的28个水电站项目及投资2.1亿元的高档实木地板、林产品深加工等林板一体化项目。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坚持走“猪-沼-果”、“稻-烟-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山上种八角、玉桂、油茶,山下种桑树、烤烟、中草药。目前全县共种植八角玉桂40万亩,每年生产茴油1500多吨,八角花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市场及出口亚、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新引进外商投资创建了广西高山茧丝绸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桑蚕业发展,目前全县种植桑园面积2.2万亩,桑农人均增收1200元。在生态林建设中,该县已建成国家生态公益林3.53万公顷,实施退耕还林面积942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3%。该县沼气池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累计建成沼气池36174座,农村沼气入户率达92%。

  发展沿边集市贸易

  那坡县有4个乡镇与越南河广、通农、保乐、苗皇4个县接壤。近年来,该县发挥边界地区辐射广等优势,采取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完善集贸市场的各项功能,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振兴集市,依靠集市提升城镇化,借助小城镇激活农村经济”的集贸市场经营发展之路。该县依托平孟二级口岸,改造和提升已建的7个边民互市点的市场服务功能,同时,投资175万元新开工3个边民互市点,扩大边贸规模。该县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招商引资的方式改造、新建多个农产品购销专业特色市场,为提升城镇化水平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县已建成大型综合市场和各类农村集贸市场24个,带动小城镇扩建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去年6月份才开市的百南乡上盖村牛马交易市场,建成后牲畜交易异常活跃,至今年11月底,已向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出口牲畜3.6万多头,产值超亿元。

  开辟沿边特色旅游

  那坡县把沿边特色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全力打造“黑衣壮、白彝、原始森林、边关风情和红色旅游”五大旅游品牌,主动融入广西、云南与越南中心区域大旅游圈,相继开发了以“黑衣壮”产品系列、民族手工艺品系列为主的旅游商品7大类40多个品种,满足了旅游市场需求,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该县还积极寻找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最佳结合点,大力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今年已举办各类文化节会和系列活动60多场次。今年9月28日,该县老虎跳大峡谷生态跨国河流正式对游客开放,成为中越边境上重要的跨国峡谷漂流,两个月来,景区共接待游客3000多人。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该县与外商签约,投资开发黑衣壮风情园至越南北坡胡志明洞的旅游线路,让越南的“胡志明足迹之旅”和中国广西百色的“邓小平足迹之旅”这两国的红色旅游资源对接。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00多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