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猛 邹文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人民政府就是好,农村危房全改造;为民解困建新房,党的恩情比天高。”今冬,忻城县特困群众在告别“危房”入住“新楼”仪式上唱起了这首“进门歌”。作为国定贫困县,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困助弱工作,在没有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毅然从县财政拨出100万元对200户农村特困危房实施改造,此一善举深得民心。

  11月28日,记者前往忻城县城关镇弄洪村加现屯。该屯位于县城东南角的石山里,是城关镇特危房最多的一个屯。今年7月,该屯7名特困户分别领到了政府发放的5000元补助金,在族人乡邻的帮助下,高高兴兴盖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楼。镇上民政办的同志介绍说,每户5000元补助,至少解决30平方米的住房。但是“群众看到政府那么支持,热情都很高,起码也起到两层楼!”

  记者来到村民石增新家,三层楼房,一百多平方米。家里人讲:“好多工作都是自己做,窗子也是买来材料自己焊的,省不少钱。”客厅门后的地上有个长方形木板,上面有拉扣。拉起来看,下面养着马,倒像“地下停车场”。“喂马直接从这里丢草下去,卫生一体化,又不占地方。”县民政局的同志笑着说,“这里群众建房习惯了一楼养马、二楼住人、三楼堆粮,爱开玩笑的喊作一楼是畜牧局,二楼是计生局,三楼是粮食局。”

  出了“局级楼”,见个年轻仔。他叫石建领,家里三兄弟,只有他和母亲、奶奶在家,两个哥哥都出去打工了。建领本也在深圳的电子厂做工,月收入八九百元。

  家里盖房没人料理,他就“授命”回家来了。现在新房框架整好了,木板一拆就能入住。建领思量着说:“还是想出去,那边主管也打电话叫过去。但是没个男仔在家也不方便,再看看吧。”村干部石再文接过他递的烟就“撩”他:“房子盖好了,老婆也快了。”建领使劲笑。

  新房户让其他群众很“眼热”。据了解,屯里的特危房目前还有16户。其中要数56岁的石永芳最积极。他孑身一人住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房子墙上一道道的裂缝……村干部动员他马上搬离,永芳只好到堂弟家暂住。堂弟家同样的泥房,侧面墙洞如碗大,光直透进去。永芳很着急,不止一次找再文说:“再有指标,一定要给我!”

  忻城县民政局局长劳忻林说,全县今年落实首批农村特困危房改造,包括22户五保户、21户军烈属和老复员军人,以及157户特困户,现已全部竣工,入住率近七成。

  记者同时了解到,根据年初开展的危房普查,该县农村泥瓦结构危房约有1万户,而特危房就占了半数以上。危房改造任务还很艰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