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秦崇广 覃开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探索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中,突出三个重点,建立四大体系,推行五项制度,实现了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100%建立进货台账,有效解决无照经营问题的管理目标,此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突出三个重点:以事前防范、事中查处、事后教育三个环节为重点,切实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检查米、面、酱油、酒、奶制品、植物油、儿童食品等品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不合格食品、无照(证)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突出对乡村、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店的监管;跟踪食品主要的货源渠道,严格控制流通领域食品供货源头,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建立四大体系:完善食品准入体系,推进监管关口前移。截至11月26日,县城经营食品的集贸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食品经营店铺100%建立进货台账制度;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城区小食杂店、小摊店无照经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构建食品监测体系,强化快速发现机制,加强对城区和批发店、超市等食品流量较大的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快速消除隐患,确保食品安全。完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增强诚信守约意识,县局及16个工商所全部制订食品经营户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与食品经营户签订销售食品质量承诺书;在全县形成了“两图一书”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强化安全消费维权机制,1-11月下旬,全县“三级维权站”受理维权投诉202件,调解成功率100%,直接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40419.48元。

  ——推行五项制度:推行食品安全市场巡查制,做到管理地段、管理人员、目标任务、管理责任四落实;推行食品安全督查制,通过多种形式的督查、检查,及时发现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存在问题,并使一些违法违章经营食品行为得到及时查处;推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及时向群众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安全消费;推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把不合格食品退市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推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形成全县工商系统上下联动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