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黄才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灵川县计生部门探索出“高招”——用自主开发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对流入已婚育龄群众实行科学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在桂林刚刚召开的全区流动人口管理现场上,与会专家对此赞赏有加,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我区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首创。

  灵川县八里街工业园区共有10758户,其中常住户6908户,流动人口承租户3850户共11275人,分别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区。他们大多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商贸业、服务业等,流动人员成分复杂,计划生育工作很难管理。为改变这种状况,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余秋平三次深入八里街调研,决心进行全面整治。

  县里拨出30多万元专项经费,并抽调42名干部担任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员,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了两个流动人口管理站。他们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引进“旅店式”管理模式,并独立开发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电子管理软件。在短短3个月内,信息员就摸清了底数,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按“重点对象、一般对象、放心对象”三类进行星级管理,将挨家挨户采集到的流入人员计划生育基本信息分社区、楼栋、住户等,全部录入电子管理信息系统。并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类上报到县人口计生局或将有关信息提交全国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建立了县、乡、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电子信息网络。

  据悉,灵川县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除了应用到八里街工业区,还延伸到灵川镇的八荣社区、新桂社区,九龙社区、310社区和七彩社区等多个社区,2185栋楼房的平面和立体图,以及辖区内的4463名外来承租人员的计划生育基本情况,统统收录进信息库。新的管理模式施行以来,已有3630名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宣传、管理与服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