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马 燕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东兰县依托龙头企业,利用优势资源,努力打造“桂西北药源基地”。

  该县先后支持了河丰药业有限公司厂址搬迁扩建、技术改造和产品认证等工作。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大做强中药龙头企业。2006年,该县采取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特色品牌和最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从区外引进著名民营企业家李景华先生投资5000多万元,整体并购河丰药业公司,解决了龙头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困难,使河丰药业公司成功改制,更显活力。2006年该公司实现产值达3000多万元,上交利税270多万元。

  该县还加强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实现规模化生产。2002年以来,进行了岩黄连、萝芙木、肿节风等中药材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以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2004年后,又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合作,组织科技、农业等部门建立岩黄连、猫豆、喜树、肿节风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岩黄连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300亩、猫豆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500亩、喜树规范化生产示范示范基地500亩、肿节风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200亩。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该县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0多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使中药材种植技术很快得到普及,促进了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全县猫豆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喜树种植面积达7万亩,岩黄连、肿节风、萝芙木等中药材的种植也已初具规模。

  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该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订单农业”,由企业与农户签订中药材购销协议,保价收购产品。今年以来,已经有326个农户与企业签订了岩黄连、肿节风等中药材购销协议。广大农民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中实现了增收,得到了实惠。去年底,隘洞镇拉板村、东兰镇达文村等地189户农户与企业签订了260亩岩黄连购销协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