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1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梁尚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只花了600元,就解除了我忍了6年多的病痛,参合真是合算。”说起新农合,临桂县两江镇的李庆嫂高兴地说。身患甲状腺肿大6年多的李庆嫂怕花钱,原来一直不敢到医院就治,今年3月份参合后,听说可报销70%的医疗费,就到五通镇中心医院做了甲状腺全切手术,2000多元的手术费,李庆嫂个人只花了600多元。到10月底,临桂县像李庆嫂这样得到大病补偿的参合群众共有80人,大病补偿金额达70多万元。

    临桂县通过积极实施宣传到位、资金到位、机构到位、监管到位等“四到位”措施,全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平稳,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81.72%, 33万农民从中受益。从今年4月到10月底,全县新农合基金报账总金额为580多万元,共有44255人次受益,人均住院总费用1413.69元,人均报销住院医药费556.29元。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2007年自治区新农合试点县,临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对全县实施新农合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为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新农合,切实提高参合率,临桂县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宣传到位。一是县、乡、村逐级召开动员大会,把新农合的有关政策传达给县、乡、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使群众了解参合的好处。二是结合实际,编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提纲》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分发到农民群众手中,每户一份。同时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及墙(板)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新农合知识。全县共悬挂横幅 80多条,张贴标语6000多张,出版宣传专栏或板报118期,发放宣传资料33.5万份,印发了《新农合温馨提示》8000多份。

    为及时落实启动资金和配套资金,确保新农合如期启动和正常运转。临桂县确保资金到位,共拨出县级配套资金180多万元,收缴新农合参合基金是新农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和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新农合工作,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并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全县共组织工作人员41000多人次,分片包干到村、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到3月31日止全县收到参合基金330多万元。

    为让新农合工作机构到位、责任到人,临桂县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及时成立了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编委会从事业单位调剂编制30名,其中县合管办8名,每个乡镇合管办2名,各乡镇合管办全部落实了有章子、有牌子、有办公场地、有电脑、有专门人员、有分管领导、有工作制度上墙、有参合台帐、有补助公示台帐、有工作指南等“十有”。

    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群众的“保命钱”,临桂县切实加强监管工作。一是规范基金运行方式,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专款专用、专设账户、专户储存、账款分离的封闭运行模式。由县财政局设立新农合基金收入专户,县合管办设立新农合基金支出专户,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二是严把报账审核关,规范报账审核程序,坚持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三是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防止弄虚作假及套骗新农合基金行为发生。四是严格落实新农合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每月将参合农民住院报账情况、新农合基金收支情况在县合管办、乡镇卫生院、各村委会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该县还设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举报咨询热线,全天候为参合群众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县未出现参合农民上访、投诉等现象,取得了群众满意、医疗机构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