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1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唐跃玲 韦 鉴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荔浦县工商局积极扶持发展订单农业,近日向该县青山镇农民颁发了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使之成为继“荔浦县马蹄营销协会”之后第二个发展订单农业的“领头羊”。

    新成立的“荔浦县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该县青山镇三联、大明、满洞三个自然村的农民自愿出资而组建的合伙企业,主要业务是发展农户科学种植、养殖并收购、加工产品。今年7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以前法律地位不明确、市场准入难的问题,农业合作社只要依法到工商部门登记,便可取得法人资格。国家鼓励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可获得财政、金融的支持,免征所得税、减免营业税、不收取登记注册费等。

    针对全县的订单农业如何发展问题,工商部门对该专业合作社大力引导和扶持,为其量身定做合适的“衣服”,逐步构建该县订单农业五大发展框架:首先,合作社承揽销售事宜,与农户签订马蹄、甜玉米、荔浦芋等种植、收购合同,让农户持订单种植,吃下“定心丸”;其次,由合作社培训、派出一批专业的农艺师、技术巡视员,统一选种、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用药(严格控制、确保无公害),统一采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其三,条件成熟时,建立无公害生态基地,集种植、养殖、厂房于一体,使用就地取材的沼气、太阳能作能源就地加工成终端产品,实现循环利用并节省流通环节,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其四,开发一系列新产品,注册、树立自己的品牌,如注册“青山马蹄”证明商标,增加生产基地,吸纳符合条件的广西及至全国马蹄等原料,严格控制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各个环节,在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产品以订单取胜、以品质取胜,远销世界各地;最后,引领食品安全潮头,工商部门顺势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如从原料的来源甚至选种、播种阶段就建议实行国家准予备案制度,任何一个环节不达标均无法备案,然后是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坚决禁用其他未经备案的原料、添加剂生产加工产成品,推出完全意义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在产品包装和标签上注明产品的详细相关信息,建立全新防伪查询信息系统,供消费者随时随地查询,验明产品“身份”,认牌放心消费。工商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提早介入,如侧重指导办理有关证照,指导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对合同实行备案,接受合同咨询、预防合同欺诈,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及指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等,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

    当地农户已从订单农业马蹄种植上尝到了甜头,然而,连年种植马蹄,使当地土质发生退化,马蹄品质和产量下降。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荔浦县马蹄营销协会引种甜玉米获成功。实行甜玉米与马蹄轮种,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改善土壤、提高马蹄的产量和品质。甜玉米全身都是宝,玉米笋、玉米粒可加工成可口的罐头,玉米棒、玉米杆可用于喂猪、喂牛,排出的粪便可作肥料更是生产沼气上乘原料,实践证明,只有实行订单农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工业生态循环发展。

    在工商部门扶持和引导下,当地农民对发展订单农业致富的信心、干劲更足了,目前已有500多农户与该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