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镜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浦北县大力实施“稳步提升农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农民增收为主线,打造特色优势新产业。浦北在巩固原有的优质粮食、蔬菜、香蕉、八角、木薯、生猪、家禽等多个农业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马铃薯、剑麻、桑蚕、食用菌、淮山等特色优势新产业,初步形成了北部八角、粮食、木薯、果蔗,中部香蕉、荔枝、龙眼、柑橘、竹子、红椎林,南部蚕桑、粉葛、淮山、蔬菜、马铃薯、糖料蔗、剑麻等区域化、基地化种植业格局。目前,全县建成了9大农业生产基地,其中13万亩香蕉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基地认定,15万亩荔枝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6个养殖基地通过无公害认定。

  以提升农业为主题,培育农业产业新龙头。近年来,浦北县采用优中扶优的办法,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香蕉、荔枝、桑蚕等9个特色优势产业中选择扶持1-2个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浦北已先后有海龙工艺公司、县食品有限公司、桂合丝业有限公司、广西世彪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为自治区、市两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以科教兴农为依托,培育现代农村新农民。浦北十分注重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现代农村新农民。去年以来,浦北连续开展了有近10万农民参加的“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使广大农民获得了新文化、新技能和新观念。

  以促进和谐为目的,创造宜业宜居新环境。浦北县委、县政府不仅时刻牵挂着群众的冷暖,更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放心上。近年该县连续掀起了以促进和谐为目的,建设宜业宜居新环境的热潮。“住宅楼房化、燃料沼气化、庭院园林化、电话程控化、用水自来化、道路硬底化……”这就是先后获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村”称号的浦北县北通镇福多堂村的真实写照。像福多堂村这样,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路子的新农村在该县已达30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