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建文 谢胜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玉林市玉州区在今年秋冬菜生产中,依托已成功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区)”有利条件,着力打好“无公害蔬菜”品牌。该区今年计划种植1.27万公顷秋冬菜,力争使农民从秋冬菜开发中人均增收30元以上。截至11月9日,该区已种下白菜、冬瓜、香蒜、萝卜等无公害秋菜5706公顷。

  积极抓好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今年该区组织8个技术工作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给农民传授无公害农业技术;同时充分利用“三电合一”(电脑、电视、电话信息服务)网络培训农民,接受培训农民达5万多人次,重点向农民传授“三避”(避雨、避寒、避晒)增效技术、马铃薯覆盖稻草免耕栽培、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杀虫、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无公害生态技术,大幅提高该区蔬菜的质量、档次和效益。

  积极推广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在秋冬菜开发中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2万个沼气池的作用,该区农业部门和能源部门深入农村,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已在城北街道西岸村、名山街道朱砂村等20多个行政村构建“猪-沼-菜”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把沼液、沼渣施用于秋冬菜,使沼气池的综合利用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全区施用沼液、沼渣种植的绿色蔬菜已超667公顷,节支800多万元。

  在秋冬菜生产中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该区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抓好无公害蔬菜的质量监测,推广普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确保农产品环保、安全。同时做好秋冬菜的促销工作,提前在玉州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发布无公害蔬菜流通信息,并组建起一支400多人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使菜农们吃下销售“定心丸”。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